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医改投入快于经济增速 “看病贵”为何没有真正缓解?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3-10 10:59:15 热度:784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  题:医改投入快于经济增速,“看病贵”为何没有真正缓解?——代表问诊“看病贵”顽疾
    记者 樊曦、齐中熙、于文静、凌军辉
    近年来,我国国民医疗消费持续增长,医改工作稳步推进。然而,“看病贵”依然是困扰人民群众的一件“烦心事”,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如何看待“看病贵”?如何破解“看病贵”?前来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共同问诊“看病贵”顽疾。
    人均280美元 低医疗费用下的“看病贵”困惑
    我国卫生消费弹性系数(即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之比)近几年保持在1.2-1.3,保持了合理的增长速度。以2011年为例,我国卫生费用增长11.6%,GDP增长9.2%,卫生消费弹性系数为1.26。
    医改投入虽然快于经济增速,然而看病贵似乎没有得到真正缓解。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医改起步较晚,我国医疗费用的增长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从医疗费用占GDP的比例来看,中国在国际上排名第115名,2010年达到4.83%,接近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国民医疗支出占GDP5%的标准,但距离发达国家的11%差距甚大。在发展中国家中也不算高,巴西是9%,古巴是11.8%。
    “看病贵很大程度上是医疗成本所决定的。”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代表说,“医学人才培养的高昂成本、先进的设备仪器、层出不穷的医疗新技术、高额经费研发出来的各类药品试剂,都决定了看病的高成本。”
    最近,国务院医改办考察欧美的卫生体系,获得了如下的数据:英国人均医疗费用是每年3847美元,德国人均医疗费用是每年4090美元,美国人均医疗费用是每年7600美元。而我国2010年卫生费用人均只有280美元。
    “这两组数字告诉我们,一是看病本身就是一项高额支出,全世界都是如此。二是我国医疗支出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10,说明我国国民还没有享受到国际先进医疗水平的服务。”
    藤卫平说,现在城市职工医疗保险的筹资额是每人每年2500元左右,城市居民医疗保险是每人每年500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不过200多元。但它们仅能支付医疗费用的50%-60%,其余医疗费用还需个人支付。
    医保必须保大病,大病才是群众最大的担忧
    “城镇居民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封顶都是5万元,超过5万元由谁来支付呢?目前恶性肿瘤手术后都需要放疗、化疗或者生物治疗,医药费都要在10万-20万元以上。谁来承担这样大的医疗开销呢?”
    “医疗保险必须要保大病,大病才是人民群众最大的担忧。”滕卫平说,国民医疗消费上涨,必然进一步加剧“看病贵”的问题。如何解决,关键要看谁来承担医疗费用。
    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
    报告中特别提出:“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主任雷晓凌代表说,现在医疗方面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大病患者的负担太重。一旦一个人得了大病、重病,整个家庭就陷入沉重负担,甚至被拖垮。对大病、重病进行保障和救助,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重视民生。
    “看病难”顽疾需深入破题
    “解决‘看病贵’,我给出的药方就是四个字:开源节流。”滕卫平说。
    所谓“开源”就是做大、做强医疗保险制度。我国已经建立了三个医疗保障制度即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但是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够强。
    “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二是企业和个人都要逐年提高医疗保险的缴纳标准,提高对自己健康的保障能力。”滕卫平说。
    “开源”的同时还应“节流”,就是医疗保险的第三方监管。加强对医院医疗保险资金使用的监管,杜绝“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问题。
    他分析说,节流的关键是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督机制。如德国推出“单病种”结算制度时,曾经派出3000余名医科院校毕业的监督员进入医院,监督单病种计费制度的落实。英国则是委托全科医生,代表患者监督医院的医疗支出及其合理性。
    在我国,卫生部也在尝试“单病种付费”等措施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最近,卫生部进行了居民健康信息卡试点。两会召开前夕,辽宁锦州市、河南郑州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广东佛山市等四市,向上百万城乡居民免费发放居民健康卡。
    辽宁锦州市卫生局局长刘华代表负责当地的居民健康卡试点工作,她告诉记者,这张小卡片不仅能方便患者就医,还是实施监管的有效手段:哪位医生开了什么药、做了什么检查、合不合理,统统记录在案,不能更改。这种现代化的手段完全可以使监管到位。
    杜绝“过度治疗”至少可以使医疗卫生费用减少20%。“更重要的,它对医生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刚性的约束。”刘华说。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