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别让好医生断代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2-03-09 18:28:02 热度:1009

□本报记者 崔 芳 韩 璐 曹 政□

  3月8日,中国医师协会邀请参加本次两会的部分医卫界代表委员,就医学人才流失问题进行座谈。座谈会上,代表委员们不但直言人才流失的种种问题,还从医学教育的角度为培养好医生支招。
  吸引优秀学生读医科
  “要解决医学人才问题,首先要吸引优秀的学生来读医科。”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介绍,目前的情况是,好多医科院校都被并入综合性大学,导致很多好的学生并不是因为自愿报医学专业。
  熊思东拿复旦大学举例:“在这所学校里面,医科录取线不会很高,也不是最好的专业。很多学生都是因为更好的专业,比如说金融专业、国贸专业、法学院、新闻学院录取不了被迫转到医学院。一开始专业思想就不是很稳固,一旦放开修读转专业的机会的时候,医学院校的学生转专业最多。”为此,熊思东建议控制招生、培养规模。“搞清楚到底需要多少人,而我们有多少医学院校,两个数据要对接上。”根据中国医师协会提供的资料,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录用12万人,而医学院校毕业生则高达52万人。
  卓越医师项目要推广
  “现在医学生都是上课记笔记、考完了到临床还要重新再学。医院不满意、学校不满意,教育方式要进行改变。”熊思东认为,要适应医院对医生的需求,要明确哪些是应该到医院里面做的,把前期、后期搞清楚。“现在是该学校做的学校做不好,该医院做的,医院也不愿意去做。所以有多少好的医生也是问题。”
  熊思东认为,创新教育机制很要紧。他介绍,现在有的学校开展了卓越医师计划,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医师教育永远是精英教育,不可能是大众化的教育。在平均升学率超过15%的背景下,如何进行精英教育?这是医学院应该考虑的问题。”熊思东建议大力推广卓越医师的项目。把培养卓越医生定位在一是要有扎实的基础,二是要有关怀精神和人文素质,三要多进临床。“也许我们整个教育改革很困难,但是我们对一个医师的培养,特别是在医学院里面,我们搞一个卓越医师计划,还是有能力把它做好的。”
  “985”高校应取消七年制
  对于熊思东的分析,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孔北华表示赞同,他进一步建议,在“985”高校(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应尽早取消医学生七年制教育。
  “现在,卫生部和教育部已经确定了5+3的体制,即5年院校教育加3年毕业后的住院医师培训。我认为5+3应该成为医生培养的主流。”孔北华说,考虑到中国有13亿人口,很多的病治不了,还需要培养医学家。而负责培养这些医学科研人才的“985”高校应该尽快取消七年制。“这样,要么是5+3,面向临床;要么八年制,培养在未来高层医疗机构做医学家的人才。”
  应开展订单式培养
  关于医学人才流失,熊思东忧虑的另一个现状是,医学院校培养盲目性过大。
  “我们不知道这些学生到底去了哪里,是去卖药,还是去做传销?我们还是要明确,我们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因此,他认为应加强培养的针对性,“比如说有些医院,我们可以有一些定向的培养,为某些医院进行培养。医院可以提出相应的要求,缺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不是泛泛的,学校闭着眼睛培养学生,学生蒙着眼睛碰市场,医院瞎子摸象地去招学生。”
  住院医师培训不宜“一刀切”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眼科医院副院长孙丰源指出,在毕业后教育方面,近几年推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试点中发现了很大问题,表现为两个“一刀切”。“一是时间‘一刀切’,本科生通过3年规范化培训,就可以拿到研究生学历,但目前看在很多地区,不管你是本科、硕士、博士,都要经过2年到3年的培训。二是培训内容‘一刀切’,没有充分考虑到培训内容和这个毕业生今后从事的专业是不是完全符合。比如,一个外科医生要不要培训检验科的课程?再如,内科系统有十几个亚专科,每个亚专科轮转时间只有两周,还没来得及熟悉又走了,这两周时间不就浪费了吗?”
  孙丰源说,因为轮转者不是培训单位的人,培训单位不发给轮转者工资,也不需要对其负责,在制订轮转计划、考核机制等方面都不到位,只是走形式。“住院医师专业化培训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怎么落实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应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制度,而不是直到让一代人受了损失以后再去改正。”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