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12-03-09 17:41:23 热度:863
"一支两毫升0.3克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出厂价0.6元,在北京医院的终端价是12.65元,中间利润竟然高达2000%!"
一面是药价虚高,一面是"廉价药"退市,甚至一些救命药出现短缺,连手术都被迫"停滞"。在昨天的全国政协医卫组联组讨论会上,委员们在痛斥药价虚高、管理混乱的同时,也对"以药补医"取消后,是否真正能解决看病贵表达了忧虑。
问诊药品定价虚高
中间环节管理混乱
"尽管政府先后27次降低药品价格,但一些药从出厂到零售中间环节的层层加码依然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第一五零医院院长高春芳认为,药价虚高只是最终表现,其根源是我国药品定价、招标、新药审批等环节的管理混乱所致。他细数了药价乱象"十宗罪",包括药品规格混乱、药品价格不公开、药品加价无限制制度等。
"举个例子,目前生产的亚叶酸钙,生产企业有29家,共有3种剂型12个规格,17个名称,按理说,同类的药品价格应相近,但这种药市场价最低3.95元,最高要199元。"高春芳透露,药品价格包括成本价、出厂价、批发价、招标价、政府指导价、医院采购价、零售价,现在这些环节大多数定价都不公开,出现要么投标价高出市场几倍甚至几十倍,要么低于成本价格参与竞争。"比如同样抗生素类的头孢曲松钠,投标价最高120元,最低才6元,这是一种恶性压价扰乱市场。"
高春芳说,目前药厂的出厂价、经销商拿到的真正价格,政府根本不掌握。"所谓的阳光采购、政府招标,实际上成了政府和药厂经销商之间的‘隔着口袋买猫’的生意,这是最可悲的现象。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
把脉药品管理制度
缺乏顶层设计
记者了解到,九三学社中央一份提案也关注了类似问题,由于定价混乱,一些廉价药反而从市面上"蒸发"。一项对国内12座城市42家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调查显示:医院廉价药缺口竟达342种,其中130种在10元以下,5元以下的占69%。
九三中央指出,廉价药大量退市,令一些患者只能望病兴叹。比如去年9月,全国多个地方爆发鱼精蛋白短缺,许多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被迫"停滞";去年12月,乙型血友病患者的救命药凝血酶原复合物也出现严重紧缺,一药难求。
药品市场为何问题频仍?九三中央认为,这是药品管理制度缺乏顶层设计导致。据介绍,在现有体制下,发改委、卫生部、药监局、工信部分别负责药品定价,国家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的质量管理监督,国家医药储备管理等。没有一个部委能统筹全局,药品生产缺乏产业政策引导,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
对此情况,高春芳委员建议,成立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药品生产、定价、核价监督、新药审批等一体化的综合评审委员会,改变目前发改委定价、药品监督局审批等众多行政环节。"中央垂直管理更有利于医药机构生产、定价的监督作用。"
此外,他还建议公开药品出厂价,制定加价最高限价制度,加强药品生产成本的核算,定期向社会公布,并采取公开听证的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开方"以药补医"取消
需警惕过度医疗
药价虚高,与"以药补医"的存在有很大关系。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此前的小组讨论会上就曾表示,"以药补医",包括加成部分、流通过程虚高部分,都必须革除,"否则再多的钱也堵不了黑洞,尤其是招标采购环节的改革,不仅是对药物,还要包括耗材。"
对此,也有委员表示忧虑。全国政协委员吴明江说:"大家现在的忧虑在哪里?忧虑是三个补偿渠道去掉了一个,那么剩下的两个能不能把这个‘窟窿’补上?如果不补上,那就是硬着陆,那我们绝大多数的公立医疗机构就面临非常困难的局面,甚至很多医疗机构就此破产。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很多医疗机构‘以药补医’占的比重,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
吴明江说,现在在破除"以药补医"过程中,许多医院院长提出的疑虑,并不是反对破除,而是对能否真正补上这个"窟窿"感到忧虑。此前也有委员提出,取消"以药补医",通过提升诊疗费、项目费来实现医护人员的价值,这样做会不会导致反复检查,过度医疗?对此,吴明江建议,要切实加大政府作为公立医院出资人的经济投入,落实已经明确的六大补偿政策。"现在政策写得很好,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有相当的距离。"
特派记者 潘高峰 江跃中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1-07
2025-01-07
2025-01-07
2025-01-07
2025-01-07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