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13-08-06 22:42:33 热度:818
香港食安中心7月29日公布香港首个总膳食研究的第六份报告,评估香港市民从膳食中摄取基因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分量。报告指出,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最高,平均每公斤含680微克。其次是炸薯条和炒翠玉瓜,平均含量分别为每公斤390微克和360微克。部分炒菜的丙烯酰胺含量较低,包括苋菜、西洋菜、菠菜和生菜;生吃、水煮或蒸的蔬菜甚至未有检测到丙烯酰胺。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顾问医生何玉贤提醒,食物可以生食的就不妨生食,需要烹调的可以选择水煮或蒸的方法。如果喜欢炒菜,亦可以在炒菜时先灼再炒,这样产生的丙烯酰胺含量较低。
点评:煎炸食品由于油温较高,烹调时容易大量分解出致癌物质。饮食讲究均衡,日常生活应多摄入蔬菜、水果,而对煎炸食品的摄入量应尽量减少。如非要吃煎炸食品,不妨把油温控制在150℃以下,减少煎炸食品所需时间。切勿使用多次煎炸的食油,泡沫多的油切勿食用。当然,煎炸食品还是应该少吃为妙。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9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