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秦红群:盛夏需防药源性中暑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3-08-05 19:24:18 热度:932

□ 秦红群 云南大理市人民医院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在体温调节中枢作用下使机体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人体的散热主要通过皮肤辐射、传导、对流和皮肤、呼吸道水分的蒸发等途径。当外界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和呼吸道的水分蒸发便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散热途径。若病人应用了某些药物,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抑制了汗腺的分泌,阻止了汗腺的蒸发,使机体代谢所产生的热量积聚在体内,破坏了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就易导致中暑的发生。
  利尿药  利尿剂是通过促进排尿,将人体内过多的水分和盐分排出体外,以降低血压、减轻水肿。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炎热的夏季,吃利尿药的人排尿和排汗都会增多,机体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进而诱发中暑。因此,在酷夏服用利尿药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一般来说,每4小时应该摄入250毫升左右的水。
  抗胆碱能药  人们患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或出现心动过缓时,常服用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普鲁本辛、颠茄、胃复安等药物。它们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可缓解腹痛症状,也能加快心率,避免心动过缓给人带来不适。但是在炎热的夏天,当气温升高接近人体皮肤温度时,应该慎用这类药物,否则易引起药源性中暑。因为这类药物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抑制体内腺体的分泌功能,尤其是抑制汗腺、唾液腺的分泌作用更为明显,可使人体排汗减少,无法有效散热而引发中暑。因此,正在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的患者要小心中暑和虚脱。
  抗精神失常药  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服用某些药物以后,竟然会引起体温升高乃至中暑。究其原因,主要由于这些抗精神病药本身具有干扰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临床观察发现,一般患者应用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等抗精神失常药以后,上午即开始出现低热,下午3~5时,体温逐渐升高,直至晚上气温降低或经过降温处理后,才逐渐恢复正常。为防患于未然,应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居住条件,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用药的品种与剂量。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