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8-05 11:20:02 热度:911
本报讯 (记者王 丹)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京召开科学道德建设通报会,公开通报了6项科研不端行为典型案例,其中,医药领域两名研究人员登上黑名单。与会专家呼吁,要用“重大典型案例”治理科研不端和腐败,以儆效尤。
北京某研究所刘志华在2011年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盗用他人发表的论文作为自己的研究基础,提供了虚假信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决定撤销刘志华2011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序列特征的药用植物丹参等叶绿体全基因组比较研究”(批准号81102746),追回已拨经费;同时取消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4年。
山东某医院汤靓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Hedgehog通路激活在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抄袭剽窃他人2010年度已获资助项目申请书(Hedgehog通路激活在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基金委研究决定,取消汤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3年。
通报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受理的科研不端行为主要涉及信息弄虚作假、重复发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违反评审规定等问题。经统计分析,申请者在申请书工作基础和申请过程中发生的不端行为占科研不端行为的比例约为80%;项目执行和结题过程中发生的不端行为占20%。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