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医卫界代表委员谈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胜灵丹妙药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2-03-07 11:42:42 热度:912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副主任钮文异
健康素养胜“灵丹妙药”

    2008年,卫生部发布《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明确提出“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
    公告发布的第二年,卫生部全国范围的调查却让人震惊: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仅为6.48%!居民具备相关健康素养的比例依次是:科学健康观素养29.97%、安全与急救素养18.70%、传染病预防素养15.86%、基本医疗素养7.43%、慢性病预防素养4.66%。
    其中,我最想谈的是排名最低的关于慢性病预防素养的提高。慢性病预防素养不高,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人们对慢性病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基本技能的欠缺。这也给了伪专家大行其道的机会,不正确的健康知识肆意传播,让居民健康素养更加堪忧。所以我认为,健康素养必须是一种人人应该具备的能力。提高健康素养,比生病后吃任何“灵丹妙药”都有效,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尽可能防止了疾病的发生。
    如果大家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按照“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中的基本健康观、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这三个方面来理解健康、理解医学、要求和规范自己,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危险因素,降低健康风险,自觉地维护好自身健康。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胸外科及肺移植科主任陈静瑜
微博宣教说出肺腑之言

    前两天,我将一张58岁肺气肿患者的图片放到了微博上,从他身上切下来的肺泡肿大呈球状,还伴有暗黑色的附着物。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实例,跟大家聊一些关于吸烟和肺癌、肺气肿的话题。没想到这张图片引起了巨大反响,类似“坚决抵制香烟”、“劝阻从身边做起”的留言非常多,还有网友提出“想开一个微博专门收集类似吸烟严重后果的例子,给长期抽烟的爸爸看”。
    从去年12月份开通微博以来,我发布了大量关于肺病治疗、肺移植方面的话题。就像我的微博名字“陈静瑜肺腑之言”一样,我真的想跟大家说一些肺腑之言。我觉得,这个平台的搭建让我能够在工作之余,跟大家交流一些关于肺病防治方面的话题,也能让更多的人通过实实在在的病例,了解到戒烟、控烟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肺移植专家,我深知吸烟的危害,及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而戒烟作为提高健康素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反复去提及。
    只有当每个人都具备了无烟、戒烟的意识,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国人的健康素养。所以,我们更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平台,告诉大家正确的健康理念和知识,提高大家的健康素养。微博是一个不错的宣教方法,说一百遍“吸烟有害健康”,都不如放一张被烟熏黑的肺部照片更有说服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主任温建民
“健康盲”多得让人遗憾

    今年,我准备了一个提案——提倡“无创体检”,这也是我第三次谈与健康素养有关的议案。
    长期以来,我国出现一个怪圈,疾病越治越多,医疗成本越来越高。按照医学经济学1:9的比例测算,前期健康体检花费1元,后期治疗便会节省9元。因此,我们应从源头上抓起,将重心前移。“全民健康体检日”的设立,可以通过宣传、强化人们的健康意识,尽早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必要的健康干预。而早已在欧盟及其他国家推广使用的“无创体检”,最大的特点是无创伤、无疼痛、无感染、无耗材,完全不介入人体,15分钟就能出结果,其检测结果的符合率高达90%。
    我行医30年发现,文化素养高的人,同样可能是个“健康盲”,他们的健康意识也可能不高。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悲哀。近些年来,国人越来越重视健康,但我们的健康素养与欧美等国家比,还有明显差距。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问题非常突出。现在大家知道行走的好处,可有些五六十岁的人,一走就两三个小时,结果把腿、腰走出问题了。人的骨骼与机器一样,用多了也会透支。其实,只要懂点健康知识、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一些,不少健康问题都可避免。对于每个人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苗毅
从管好健康科普书入手

    现在,不少人已经享受到汽车代步、大口吃肉的幸福生活。与此同时,生活方式问题引起的疾病也日益增多。这引起了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多的关注,“怎样才能长寿”、“怎样吃更养生”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但问题是,大家真的都获得了正确的健康知识吗?
    前几天逛书店时,看到一位家长正在买关于“儿童治疗”方面的书籍。我随手翻了翻,发现写这本书的作者并非专业人士,其中提到的一些观点也有待商榷。我在想,如果这位家长真的按照此书的内容去治疗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和过去一两年宣传伪科学、吃泥鳅吃绿豆的专家们如出一辙,本身就有误导的嫌疑。还有一些媒体,在采访专家学者的过程中,会将他们的某句话作为科学的健康知识来宣传,很可能出现以偏概全、“标题党”类的宣传,这在健康教育中实不可取。
    所以,我觉得要提高全民健康素养,首先应该从健康养生类书籍入手,将循证医学引入科普的健康宣传中,做到有理有据。只有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科学的研究证据,才能让大家在学习的同时,去伪存真。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主任田伏洲
吃太好带来严重问题

    我认为,如何吃饭,就是个涉及健康教育的大问题。过去,我们吃不饱,饿怕了。而近几十年来,国民经济突飞猛进,在衣食住行方面,首先改善的就是“食”。但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吃得太好。可以说,营养过剩,是国民现在面临的最普遍的健康问题。
    光是我们肝胆胰外科,因营养过剩导致的问题就十分严重。大量的脂肪囤积在肝脏,导致脂肪肝。很多人体检时发现脂肪肝,却并不注意。事实上,有1%的脂肪肝会转化成脂肪性肝炎,其中又有10%会发展成脂肪性肝硬化,其中的10%又会恶化成脂肪性肝癌。在我们科里,经常可以见到脂肪性肝癌患者。
    体内过多的脂肪还会分解成脂肪酸、“毒害”胰腺,容易造成高脂性的胰腺炎,每年都有不少人因此离开人世。此外,营养过剩还会导致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直接威胁生命。
    如今,威胁国人健康的早已不是贫穷,而是无处不在的“富贵病”!国家必须重视健康教育,通过患者惨痛的教训警示世人,让大家充分意识到营养过剩的危害。每个人都要提醒自己,大鱼大肉猛吃、官员赶场不断、晚上还要吃夜宵等,都是极大的健康威胁。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