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中医养生:气,掌管全身健康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3-07-30 16:48:05 热度:888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江海涛

  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很多词语其实来自中医,比如中气、元气、心气、正气等。在古人眼中,万事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人体也不例外,所以中医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机体的这团气怎样存在、运动,以及受到外来的邪气后怎样抵抗。虽然都叫做气,但处于不同的位置及状态又可以有不同的名目。
  首先说元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可以理解成气的根源,是生命之源,一般藏在“大本营”肾脏之中,因此非常受重视。元气的来源有两部分,一是受之于父母,即先天的禀赋,二是靠后天水谷精气不断的补充。既然元气是根本之气,它的盛衰往往不表现在具体的症状上,而是整体地反映机体是强壮少病,还是瘦弱多病等。
  元气是储存在下焦的,到了中焦就有了中气。中气就是脾胃之气,能反映脾胃功能是否健旺。中气不足可见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气短乏力、大便溏稀等。中气就像支撑屋顶的柱子,如果亏虚严重就会塌陷,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经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于肺,与肺气相结合便成为宗气。它聚集在胸中气海之处,并贯注于心肺之脉,主要作用是推动肺的呼吸,还能够维持心脏的搏动、调节心律。语言、声音、呼吸等功能都与宗气有关。若宗气不足,可出现气短、喘促、懒得说话、心律失常等。
  五脏六腑也有各自之气,相当于该脏器的功能状态,如胃主受纳,胃气就是指接受和容纳水谷的能力;心主神明,心气的强弱也就决定了是否思路清晰、反应灵敏。
  上面说的是躯体内部之气,人的体表也分布有气,即营卫之气。营卫之气是一种保卫之气,可以使我们的机体不受外邪入侵,它们有个特点就是,不静止于一处,而在体表川流不息。如果营卫之气不协调,机体就会出现自汗、怕风、易感冒等情况。
  机体所有的气组成了人的正气。正气是相对于邪气来说的,就是人体生理机能的综合体现。《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它反映的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及康复能力。▲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