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维格列汀可实现个体化HbA1c达标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07-26 13:18:47 热度:849

  本报讯  记者张旭  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日益加深,个体化治疗已经逐渐成为糖尿病专家的共识。日前,《柳叶刀》杂志在线发表的INTERVAL研究首次证实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设定和实现个体化治疗目标是切实可行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维格列汀治疗24周后,52.6%的患者可以达到研究者预先为其制定的个体化目标,达标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且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安慰剂组相似。该研究也是全球首个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个体化治疗随机对照研究,为糖尿病个体化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临床证据。
  亚洲糖尿病学会副主席、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指出,既往的一些大规模临床研究发现,在糖尿病病程较长、年龄较大并具有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病变的人群中,采用强化血糖控制的措施不能减少心血管疾病和死亡发生的风险,相反还有可能增加死亡发生的风险。因此,多部国际相关指南和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均建议在上述人群中应采取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但这只是基于糖尿病专家的临床实践共识和经验,缺乏强有力的临床研究证据支持。INTERVAL研究的发表填补了这一空白——首次引入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终点:研究者制定的个体化HbA1c,为指导糖尿病个体化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持。同时也再一次证实了维格列汀作为新一代的DPP-IV抑制剂,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INTERVAL研究是诺华支持的一项为期24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共从欧洲多个国家的45个门诊中心入组了278例患者。入组的患者均为70岁或70岁以上年龄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既往未治疗或血糖控制不佳(7%≤HbA1c≤10%)。研究终点为研究者根据相关指南、基于患者年龄、基线HbA1c、合并症及糖尿病脆性状况等情况制定的个体化HbA1c目标。研究结果显示,52.6%的接受维格列汀治疗的患者达到了研究者预先设定的个体化治疗目标,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27%的达标数字。维格列汀组和安慰组的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相似,低血糖发生率低,未发生胰腺炎或肝脏相关事件。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