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7-12 15:21:52 热度:911
□叶龙杰□
有媒体近日曝出,在人体器官捐献中,如果医院不按时给红会捐款,红会就会对医院“屏蔽”器官志愿捐献信息。尽管此后事件相关方对此予以否认,但中国红十字会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体系中,各级红十字会作为第三方,担负人体器官捐献宣传、见证、捐献者善后缅怀等职责,应该是一个较好的设计。但如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势必会引发公众质疑。再加上近两年来,由于“郭美美事件”等影响,中国红十字会的社会公信力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这不免让公众对其能否承担起公平、公正的第三方职责产生怀疑。
从2009年开始试点至今,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体系已在25个省份推开。相比于原来“谁拿到器官谁说了算”的无序状态,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体系试图建立的公平分配机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符合国际潮流。但是,这一体系正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环节有待探索、完善。此次质疑的声音虽然不是针对体系本身的设计,但至少是一次警醒,使所有参与者都注意到,要加强管理监督,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才能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体系的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花费也不小的工作,系统维护、人员工资、配型、器官运送、殡葬帮扶救助等,都需要经费。这些经费完全由财政负担显然是不可能的,还需要爱心人士的捐赠。这就需要第三方有很好的公信力,有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让人们能看到这个平台在善用善款,而且对捐献的器官进行科学、规范、公开、公正地分配,人们才可能慷慨解囊,支持这项事业。可以想见,公平、公正、透明的捐献体系、制度,是这项公共事业持续下去的生命线。作为第三方的红十字会,也只能通过重塑公信力,才能不负公众信任,做好这项慈善事业。
除了质疑声,也有好消息。国家卫生计生委于7月10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透露,不久将正式出台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的暂行规定,为在全国强制推行基于计算机的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提供政策依据。期待这些即将出台的政策,能为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移植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铺好基石。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