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临床健康教育怎么做到家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7-08 20:59:00 热度:2451

  话题由来
  健康教育是责任制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护理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随着护理健康教育的不断开展,该项工作越来越受到行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患者的认可。但在临床健康教育中,仍有一些容易招致患者不满的问题不容忽视。在不久前公布的2012年全国部分医院护理服务调查中,临床健康教育得分偏低,应引起各级医院护理管理者的关注。如何在临床护理活动中开展健康教育并保证其有效性,我们听听各方都怎么说。

  原因分析

起步较晚 能力欠缺

谷文燕

  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  我国健康教育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均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影响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缺乏健康教育能力  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中,对护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掌握贫乏,对教育程度了解肤浅,缺乏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导致健康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同时不能把握好健康教育的时机、技巧,缺少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
  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简单  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对一些常见病、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仍处在常规性教育内容上,忽视患者心理需求、人文关怀及社会知识教育;对不同需求的患者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患者个性化需求的内容。
  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单一  护士在为患者或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时,多是口头教育或念材料,忽视患者的主动参与,只是按规定来完成任务,而忽略了患者的真正需要,不能因人施教。这就造成临床健康教育书面的多,指导示范的少;灌输的多,反馈的少;单向交流多,双向交流少,没有形成护患互动。
  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时间  有的护士认为临床健康教育开展不好的原因是没有时间,把健康教育看成是护理的额外工作。实际上,健康教育本身就是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许多护理目标都是通过健康教育来完成的。充分利用有效时间进行健康教育,可因人、因时、因地、因需灵活掌握,在有效的时间内既完成护理任务,又进行健康教育。
  认知偏差  护士对健康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认知不清,对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认识不清。临床上,部分护士习惯用卫生宣教代替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看做是卫生宣教的延续,认为健康教育就是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所患疾病的常规护理知识,缺乏从患者的行为改变和态度转变上考虑,不能从根本上转变患者的不健康的行为。
  个体差异  患者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水平不同,他们的健康教育知识不同,接受能力、需求程度也不一样,甚至部分患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护士只是发药、打针,对护士的健康教育不能积极主动去配合、吸收,有的甚至只相信医生的解释。医护观点不统一,医护之间表达方式的不同、不规范,也会让患者无所适从,并且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临床健康教育满意度不高,还特别要关注以下几个因素:护士人力配置不足、患者期望值增高及社会不良习气影响,患者对医护人员缺乏足够信任。
  关联探讨
  1.为什么说健康教育指导与发展专科护士和护士继续教育、培训等息息相关?
  每位患者都有独特的个体特征和需求。要做好健康教育,护士就需站在患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工作的有效性,判断患者需要何种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例如针对糖尿病患者,护士需要考虑如何合理规划一天饮食,胰岛素规范注射要领、运动时机等。针对髂关节置换者,护士需要考虑指导患者如何选择助行器,活动时注意要点等。这些都需要护理工作者具备丰富的专科知识,而这些专科知识的积累,仅靠学校的基础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前沿的专科知识。因此,健康教育与发展专科护士和护士继续教育、培训等是密切相关的。
  2.为什么说健康教育指导体现了护士的专业性,提高了护士的社会认同感?
  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患者与护士共同学习探讨的护理措施。这种沟通模式凸显了双方的主动性,健康教育也能促进护士为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积极探索专业领域,传授专业知识,患者得到护士专业指导增进健康后亦看到护理专业的价值,会更加配合护士进行康复训练。护士从中自然能够体会到快乐,激发钻研的信心,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健康教育指导体现了护士的专业性,提高了护士的社会认同感。(李国宏)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