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3-07-06 23:34:13 热度:883
新华网北京7月6日专电(记者陈芳)对风湿病患者而言,把握“黄金治疗期”有多大意义?一项全球最大的类风湿关节炎(以下简称“RA”)患者最新调查显示,受访者平均诊断时间长达9年。诊治不及时,最终会导致患者关节功能丧失,引起过早死亡或残疾,并大大降低生活质量,这一疾病已成患者致残的重要疾病。
调查结果反映,57%的患者表示从事日常体力劳动的能力受到消极影响,33%的人表示不得不请假休息,令人担忧的是,46%的患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病症引发的关节损伤无法恢复。
这项由全球生物制药公司艾伯维发起的调查项目,得到世界40多个组织的支持,覆盖42个国家和地区,有10171名成年RA患者参与,其中女性占74%,平均年龄49.8岁。
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素有“不死癌症”之称,引发患病者的关节疼痛、僵硬直至关节功能丧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病例500万左右,致残率高达80%,且病情反复发作,给病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皮特·纳什说:“尽管多数患者意识到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但却只有56%的患者拥有相应的疾病管理方案。如果在关节受损前能及时诊治并接受治疗,包括加入患者关怀组织等,就能更积极地管理这一疾病。”
我国风湿免疫科专家、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韩星海教授表示,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其病变特点为滑膜炎,以及由此造成的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很多患者多年来没有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疾病逐渐加重,号召患者与医生早日进行沟通,共同制定自己的疾病管理方案。
韩星海解释说,类风湿关节炎是风湿病中最易致残、发病机制最复杂的一种。就诊率和诊断率都较低,在就诊人群中有条件接受到正确治疗的只有30%左右。目前,中国内地治疗风湿病的医生仅有两三千人,远不能满足众多病人的就医需求。
来自风湿病学会的多位医学专家呼吁,风湿病相当部分是年轻或中年发病,阿达木单抗等生物制剂的出现,为治疗这类疾病提供了更多选择,能被有效控制,事实证明,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完)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03
2025-04-03
2025-03-29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