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脑胶质瘤诊断有望从“有创”到“无创”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07-02 17:00:36 热度:759

  本报重庆讯  一项可能取代有创诊断脑胶质瘤的新诊式——生理和代谢成像技术,经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影像中心主任张伟国团队历经9年攻关,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建立了功能及生理代谢成像脑胶质瘤术前分级和鉴别诊断体系,为临床正确评估脑胶质瘤级别、选择治疗方式、预后评估等“准确打击”脑胶质瘤提供了“精确定位”手段;研制的胶质瘤分子靶向造影剂已完成动物实验,有望应用于临床。该《生理和代谢成像的临床与基础实验研究》课题获2012年度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占脑实质肿瘤的40%~45%,多数恶性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少于一年。其常用的诊断方式主要是病理活检。但由于病理取材为有创过程,手术取材误差和对手术切除后残留肿瘤组织不灵敏度、特异度,使其诊断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张伟国团队联合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MRS)及灌注技术,通过551例次脑胶质瘤病例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对脑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脑内结核瘤、局限性脑炎、不典型脑梗死和脑脓肿等其他疾病进行了甄别,对鉴别诊断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脑胶质瘤分级诊断影像报告体系,并将DWI技术、MRS技术及灌注成像技术常规应用于患者的临床检查,使其对脑胶质瘤分级诊断的敏感性提高至84.2%,特异性为85.1%。
  研究团队发现,不同级别和类型脑胶质瘤间肿瘤的微血管表现差异较大,管腔径线也明显不同——从无明显管腔到巨大血窦样管腔。其表现主要为:微血管密度相对较低,管腔小或无,多见于低级别脑胶质瘤;微血管密度相对较高,管腔小或无,可见于低级别脑胶质瘤或间变性胶质瘤;微血管密度相对较高,管腔可见或增大,多见于间变性脑胶质瘤或胶质母细胞瘤;血管成“簇”状或片状,血管不规则,大小不均,多数管腔明显增大,仅见于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胶质瘤。研究证实了肿瘤微血管管径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微血管管径较肿瘤微血管密度对脑胶质瘤微循环灌注量(rCBV)的影响更大;明确了脑胶质瘤血液灌注、新生血管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并首次将微血管径纳入脑胶质瘤分级评估体系。
  研究团队还运用MRS技术判断脑胶质瘤的边界,根据Cho/NAA升高对肿瘤瘤周浸润和单纯性水肿做出了明确的鉴别诊断,进一步明确脑胶质瘤的边界和范围,对明确病理性质和手术及放疗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研究团队发现,超顺磁性氧化铁(SPI0)标记的内皮祖细胞(EPCs)能快速归巢至肿瘤区域,对肿瘤的生长和血流灌注无明显影响,同时能被MRI有效示踪,判定肿瘤的浸润范围,有望研发出SPI0-EPCs为载体的诊断脑胶质瘤的新型分子靶向造影剂。
  在对大鼠动物实验中,他们采用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的分子靶向造影剂SPI0-EPCs经鼠尾静脉注射,经体循环能快速归巢至脑胶质瘤,并引起肿瘤区MR信号,尤其是T2和T2﹡信号改变,采用临床型MRI成像系统的动物实验室线圈可以示踪到EPCs在胶质瘤中的变化过程。在大鼠胶质瘤模型的研究中还发现,PWI扫描结果与免疫组化VEGF和CD34染色分析有较好的一致性,实验组肿瘤微血管的密度、形态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MRI和免疫组化均从不同角度提示,EPCs对脑胶质瘤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对脑胶质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也未产生明显的影响。实验表明,该造影剂安全、稳定。 (邹争春  朱广平)
  延伸阅读
  生理和代谢成像是磁共振波谱分析、灌注成像和扩散成像技术,能够提供脑肿瘤的病理生理和代谢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活体肿瘤的血管增生状态、细胞密度、肿瘤坏死以及代谢牲等病理过程,能明显提高对脑胶质瘤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已广泛运用于脑肿瘤的临床评价。不同类型和不同恶性程度的脑胶质瘤的扩散系数、灌注参数和代谢物变化有明显的差别。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