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警惕:糖友日常保健四大误区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3-06-25 08:10:33 热度:1091

  目前,我国成年人中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占到9%,了解糖尿病的保健知识非常重要。6月14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博一(如图)在“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2013健康领跑中西部”昆钢专场活动中指出了糖尿病患者在日常护理中最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打胰岛素会上瘾。很多人认为胰岛素是激素,更荒谬的是一些人觉得注射胰岛素就像吸毒一样会成瘾。“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激素,不是人为添加的,而且患者是缺乏的,只是把缺乏的补到正常水平,不会过量,所以不存在上瘾问题。”李博一说。“糖尿病的治疗是非常个性化的,需要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年龄、病程等来决定什么时候用降糖药,什么时候用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随时用、随时停的,不存在任何依赖的问题。”
  误区二:糖尿病患者啥都不能吃。糖尿病人可以正常吃饭,不要什么都不敢吃,更不应该饿着。“以前,治疗糖尿病确实有饥饿疗法,但长期饥饿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出现低血糖情况,有些患者还不敢吃蛋白质,实际上蛋白质对血糖影响不大,而缺乏蛋白质对人体免疫力影响很大,得不偿失。另外,还有些患者不吃饭,吃保健品,或者天天吃荞麦等粗粮,这都是没有必要的。”李博一说。
  误区三:只重视空腹血糖,不重视餐后血糖。很多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还仅停留在空腹血糖一个标准上,体检往往也只查这一项,实际上,与国外不同,中国人的糖尿病有个典型特征,就是餐后血糖升高明显。因此,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平时监测血糖,都要注意查餐后血糖。
  误区四:中药降糖不伤肝、不伤肾。对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很多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这让患者增添了不少顾虑,特别是有些药物还注明对肝肾有损伤。“担心肝肾损伤是导致患者随意停药、减药的主要原因,也是一些号称不伤肝、不伤肾的纯中药降糖药非常火的主要原因。”李博一说。
  她指出,目前还没有任何试验或者研究能够证实中药能有效降低血糖,如果是纯中药,降糖效果就不可能很好,如果有降糖效果,很多是在里面添加了最便宜的降糖药。服用这种药物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对药物剂量无法把握,很可能导致患者的血糖忽高忽低。▲
  (常  辉)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