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药价优势丧失 药房转卖保健品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13-06-19 08:35:08 热度:1234

药店里摆在显眼位置的都不是药,而是保健食品。南方日报记者 周游 摄

  5月1日,新版基药目录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新版基本药物目录扩增到520种,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到医疗机构看病购药的选择更多更便宜了。基药品种的增多,使得零售终端的市场格局以及产品结构也将有所改变。在经历了药品零加成的冲击后,深圳的零售药店又该如何应对呢?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药品利润的减少,深圳的药房的经营模式也正在发生变化,药店药品种类减少,而医疗器械的比重在增加,连锁药店经营模式多元化。
  调查 连锁药店保健品和器械增多
  在华强南一家永安堂大药房,要找到药品还真是不容易,一进药店,消费者看到的不是药品柜台,而是保健品、婴幼儿及女性护理用品和医疗器械的柜台,只占了该药店三分之一面积的药品柜台被安置在药店的最后面。相反,药店内医疗器械的品种不少,从比较常见的家用血压、血糖仪器和劲椎护理仪器等,到医疗机构用的红外线理疗设备等,在这个药店均可以买到。
  “医疗器械、保健品的品种在药店越来越多,卖得也不错。”该永安堂大药房的销售人员表示,现在普遍推广这种百货化的药店超市模式,医疗器械和家庭生活用品在药店的种类也会越来越多。而在不远处的另一家大药房内,也是同样的景象,药店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的柜台要比药品多,一些家庭医疗器械还设了专门的品牌专柜。
  其实,深圳的连锁药店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百货化的经营。记者走访华强南、翠竹、莲花北、华强北多个片区发现,相比连锁药店而言,一些小的药房还是以药品为主,但是饮料、糖果、洗护用品也在销售,品种虽然不多,但是药房都反映销量不错,不少消费者来这里买药顺便就买了日用品。“相对以前,药店的处方药和基本药物减少了,因为大家都跑到社康去看病了,相对增加了保健品品种,比如维生素等。”田面一家单体药店的谢先生说,为适合社区居民的需要,药店还售卖一些驱蚊水、蚊香、纸巾和饮料之类的生活用品。
  华强北一家一致药店的工作人员也说:“去年深圳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居民都到社康和医院去买药了,药店的业绩受到了影响,我们只有增加销售其他品种的东西,比如保健品、医疗器械等。”
  原因 药房价格优势丧失
  药房的“变脸”,正是由于医改后失去价格优势适应市场需求的转型之举。
  2012年7月1日,深圳通过取消药品15%的加价来斩断“以药补医”的利益链条,实现医药分开。而深圳市各公立医疗机构的551种国家和广东省基本药物也于去年7月20日开始执行新价格,很多药品降幅超过了40%。
  5月1日,新版基药目录从旧版基药目录的307种扩至520种,基层医院、社区门诊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用药需求。其次,“520目录”的增长使患者购买其他产品的需求下降,相对来说,对药店的医保定点的影响会比较大,新版基药目录对零售药店的冲击比旧版基药目录更为强烈。
  据了解,深圳目前有药店近7000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现在药店大众化药品的价格,基本上是只要2-5个点的毛利润,与医院的价格差不多。但是,近年来,药店的房租、人工费用不断攀升,药店运营成本较去年同期上升20%-30%。相比之下,药店业绩的增长乏力。“而受影响更大的是处方药,虽然处方药只占了销售额的30%左右,但是由于受医改的影响,处方药基本没增长,利润也减少。”
  永安堂大药房的一位销售人员也告诉记者,去年深圳实行药品零加成后,药房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在实行药品零差价后,医院的药品价格和医药公司的一样,有些药品医院的价格与药店差不多,有些药品医院甚至更低。失去价格优势后,药店的生意一落千丈,非医保药店更是生意萧条,正是在困境之下,“药店经营者们不得不谋变突围卖点保健品和日常生活用品提高人气。”
  对策 从单一药房转向大健康药房
  为弥补药品损失的利润,零售企业不得不减少基本药物的品种,改变药店的经营模式。
  “对于药店来说,就是要挖掘新的品类,丰富药店的内涵。”深圳一致药业相关负责人吴卫说,比如一致药业就是增加了药店医疗器械的比重,靠新品种的营销去弥补药品利润的减少,还有比如海王走百货化的路线,增加化妆品等生活用品的品种。“药店已经从单一的卖药向建立大健康药房转变。”
  何谓大健康?某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大健康药房就是以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健康需求变化为依据,提供专业化的大健康品类服务的药房。而药房重点经营的品种主要有三类,即适应人口老龄化健康需求的便利生活用器械品类,婴儿潮所带来的母婴保健护理用品类,中年亚健康人群所需求的养生保健品类。“医疗器械、保健品、护理用品等更多注重个人的健康、保健和健身等大健康,这也是药店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吴卫说。
  吴卫说,深圳医改中的处方外流政策对零售药店的专业人才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应对冲击的同时,深圳的药店也在提高药师的专业服务能力以及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设立专门的处方柜台,对药师进行培训,器械和中药材设立大型的专卖等,树立药店的专业形象。”
  策划统筹:刘丽 本版撰文:曲广宁 向雨航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