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蒲公英产新库存空虚 后市扑朔迷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3-06-07 19:23:15 热度:975

  每年4~6月份为蒲公英产新上市旺季,也是每年交易最活跃的季节。目前既无大货上市,也无商家抢购,价格也出奇地低迷,就其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其味苦、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等功用,是一味极其常用的中草药。其产区较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能够形成商品量、对市场供应有影响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东北和华北主要集中在安国一带,西北主要集散于甘肃陇西周边,山西、河南、陕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蒲公英在2010年以前一直在低位运行,最低时仅2元左右,最高时也不过4~5元。2010年以来,由于劳动力工值提升,药农采挖积极性不高,多年积压库存的消耗价格逐渐走高,从3.5~3.8元逐步上升到6~7元,2012年由于价位较高,加上雨水丰沛产量较大,后半年回落到6元左右,目前市场交易价格5.5~6.5元。
  市场销售以陈货为主,存量不大。 蒲公英产地较广、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目前亳州、安国等地有少量家种,主要以采用型为主,对药用市场的影响不大,市场上主要依靠野生资源调剂余缺,多年来一直供销平衡,价格大起大落的频率不高。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大规模扩张和劳动力紧缺,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打工挣钱,很少有人去采挖价格低廉的蒲公英,致使蒲公英产量萎缩,库存不足。由于蒲公英为虚泡货,折干率低,价格低廉,生产、经营效益不高,药农、药商都对其失去了兴趣,致使近年来货持续减少,今年情况更加悲观,目前市场存量不到200吨,新货补充缓慢。
  从目前的生产形势和市场走势来看,蒲公英生产形势不乐观,市场价格对生产的萎缩还没有反映出来,后期如无高价刺激,可能出现青黄不接供不应求的局面。(曲永霞)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