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周晓:让肿瘤患者活得“更美”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6-07 10:16:06 热度:615

■采写/本报记者 颜秋雨 通讯员 倪 丹 彭 萍

周晓(左一)和曹谊林合影

周晓带领科室医生查房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活着,曾是他们简单的渴求,哪怕是带着残缺不齐的身躯。为了“让肿瘤病人活着,还要活得更漂亮”,他“认准一条道”义无反顾走下去,由此催生了一门新学科——肿瘤整形外科学。
  为了让这一新兴学科能发展壮大、开枝散叶,他执著奋斗数十年,不仅自己成为业界翘楚,还带动团队不断走向强大。
  “如果还想学别的,到外面去寻访名师吧”
  “请把我的眉毛还给我!”一位癌症患者术后因面容被毁哀号不已。20多年过去了,这哭声仍时常回荡在周晓的耳畔,当时的情景也总萦绕在他的眼前。
  患者刘师傅因上颌窦癌术后复发累及眼球和面部,再次接受手术,术中切除了全部左上颌骨和部分面部皮肤、组织,同时也切除了眶内容物。为了覆盖术后面部留下的“坑”,手术医生将他额部的皮瓣组织移植到缺损处。当时,这是极具难度的手术——是上级医生带领周晓等年轻人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才在一本国外教授主编的《头颈肿瘤手术学》上找到了这一术式。然而,被解除了癌症“定时炸弹”的刘师傅还没来得及高兴,就遭受到连连打击:在病床上醒过来之后,他看到了妻子眼神闪过的一丝恐慌,原来,他额头上那道眉毛随着皮瓣组织被移植到了眼眶处,致使面貌变得极其丑陋;出院不久,他兴冲冲地带着礼金赶去参加朋友的婚礼,竟被惊恐的主家挡在婚宴之外;更让他痛苦的是,曾经恩爱无比的妻子,不堪忍受他可怕的面容和他分床而睡。一个月后,濒临崩溃的他找到手术医生哭诉:“早知道这样不如让我死了更好。”
  20多年前发生在科里的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周晓。也就是从那时起,这位血气方刚的年轻医生开始痛下决心,要攻克面部肿瘤患者的“颜面问题”。
  不久,周晓迎来了一个机会。
  和往常一样,他敲开了湖南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专家熊泽华家的门。当时,熊泽华是湖南唯一的全国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对于周晓这个头颈外科聪明好学的“小医生”非常喜欢,也总是愿意倾力帮助——经常去周晓所在的科里会诊,帮助处理一些疑难病患的修复。这次,熊泽华带给周晓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消息。“你不是一直想去上海九院进修吗?王炜教授给了湖南一个进修小组的名额,我帮你争取了一下,增补了一个名额给你。”周晓听了,差不多乐得要蹦起来了。
  不久前,老师瞿吉保还意味深长地对他说:“该教你的都教了,如果还想学别的,到外面去寻访名师吧。”自从了解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重建修复在国内外“响当当”的大名后,去那里进修的想法就牢牢烙在周晓脑海中。他没想到,这么快就如愿了。
  1991年9月下旬,周晓与医院另外几名医生护士坐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在上海九院进修,如同打开了一个“万花筒”,“没想到病人受损的部位还能修补得这么好。”王炜教授、杨川教授的面瘫修复,黄文义教授、程开祥教授的阴茎再造,董佳生博士的皮瓣制备……一大批整形外科专家精湛的技艺让周晓叹为观止,学起来“很过瘾”,且不知疲倦。
  有次和老师周苏值晚班,科里收治了一名年轻女工。她的头发被卷入机器,头顶正中央撕裂了茶杯口大小的一块,按一般情况处理,削薄撕脱的头皮后再回植,手术一个小时甚至半小时就能解决,但这样一来,病人头顶就有一块长不出头发了。周苏带着周晓上了手术台。他们从病人头顶的出血点找到一根0.6毫米的小动脉,与撕脱头皮的小动脉进行吻合,动脉畅通后,找到撕脱头皮的回流静脉出血口,再与创面静脉两根0.5毫米的静脉进行吻合,最终实现了完美的修复。手术从晚上做到了第二天早上,差不多10个小时。几个月后,病人复查时一头秀发,看不出丝毫异常。作为手术助手的周晓一方面佩服老师高超的技术,更被他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的精神而感动。
  不久,他又一次被深深感动。周晓管的一个“大瘤子”病人是一位十八岁的小伙子,一个足球大的面部丛状神经纤维瘤遮住他半张脸,另半张脸却清秀无比。病人曾在外地做过手术,一刀切下去,出现1万毫升大出血,手术没有进行下去。转到九院,又切了一刀,又是1万毫升大出血,手术再次中止。谁也不敢再“轻举妄动”,只好动员他出院。小伙子找到了当时的科主任王炜教授,“王教授,希望您给我治疗,如果你们治不好,我就只有从这6楼跳下去。”小伙子的话催人泪下,王炜不忍心拒绝。经过全院专家多次讨论、会诊,一套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被制定出来。手术从上午9点一直做到晚上11点,张涤生、邱蔚六院士亲自现场指导,王炜教授主刀,程开强医生做游离皮瓣血管的缝合,经过14个小时的紧张“战斗”,肿瘤终于完整切除了。看到被毁容的病人还原成一个漂亮小伙子,先后参加手术的十多名九院专家都长吁了一口气。周晓和自己的“偶像”同台奋战,尽管只干些“剪线拉钩”的活,但见证了手术全程,为此,他十分激动。
  回到宿舍,他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怎样把病人的眉毛‘还’回去”的疑问再次冒出来,在床上辗转反侧一番后,他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肿瘤与整形结合起来能达到这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能创立肿瘤整形外科学这个新学科,岂不是能让更多的肿瘤病人活得“更漂亮一点”?
  开了“先当学会全国委员,再当省委员的特例”
  从上海回到湖南省肿瘤医院后,周晓开始了“创建肿瘤整形学科”的梦想之旅。他积极探索各种整形技术,应用到肿瘤外科,发表了多篇肿瘤整形外科的文章,受到湖南兄弟医院同行的关注。因技术精湛,还是主治医生的他也因此经常应邀到外院主刀手术。
  2001年年底,周晓接到《中国肿瘤》杂志的通知,作为第一作者,他和胡炳强、罗以共同写成的论文《浅谈肿瘤整形外科形成的必要性》被录用了。当飘着墨香的《中国肿瘤》杂志寄到周晓手里,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篇文章还让我‘破格’当了个国家级委员。”周晓与国内组织工程学“泰斗”曹谊林的紧密合作也起源于此。
  曹谊林当时担任上海九院副院长。在一次全国整形外科大会上,周晓有幸聆听了他的报告,佩服之余产生了一个念头,希望创建肿瘤整形外科学的想法能得到他的支持。论文在《中国肿瘤》上刊登出来后,周晓寄了一份给曹谊林,十多天后,他就接到了回信。曹谊林在信中对周晓努力的方向表示赞同,“今后如果有机会,要提名你当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不久后,他还真的收到了一张入会申请表,于是就有了“先当学会的全国委员再当省委员的特例”。
  几次交往后,周晓和曹谊林有了深度合作。2005年12月24日,从湖南省肿瘤医院传出一个轰动国内外的喜讯:在曹谊林教授的指导下,周晓成功完成了全球第一例自体骨髓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下颌骨肿瘤术后缺损手术。
  小学教师张宏伟(化名)被查出患下颌骨肿瘤,一家省级医院的医生告诉他,“这种病少见,需要尽早动手术,国际上都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将下颌骨全部摘除,将你身上的一块骨取出以支持你的下颌,这会给你的容貌造成很大影响,但如果不手术将会有生命危险。”这对于一个天天要上讲台的老师来说,简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张宏伟哭了,“如果做了这样的手术,会吓坏孩子们,怎么还能再上讲台?我宁可死也不做这毁容的手术。”
  2005年10月,张宏伟来到了湖南省肿瘤医院,幸运地获得了一个信息:曹谊林教授委托周晓教授正在征集5例科研手术。当时,周晓正与曹谊林、崔磊合作,开展自体骨髓干细胞——组织工程骨修复下颌骨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两个不同专业的团队却成了“黄金搭档”:在组织工程学基础研究上,曹谊林有绝对的优势,而在肿瘤外科临床方面,周晓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久,上海组织工程中心的实验室成功培植出了多块组织工程骨,空运到湖南省肿瘤医院,完成了组织工程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手术。张宏伟通过了术前的各项检查和认证后,被顺利入选为科研对象。周晓等人带着他来到了上海组织工程中心,从他髂前上棘抽取了25毫升骨髓,并从中提取干细胞植入可降解的支架材料上,经过四周的培养,增殖和分化成所需要的组织工程骨。
  11月24日,再次住进湖南省肿瘤医院的张宏伟接受了1个小时的手术:先将下颌骨囊肿黏膜刮除干净,再植入组织工程骨。手术完全成功,让张宏伟避免了遭受毁容之痛。5年之后,周晓和曹谊林团队又给他装上了种植牙,张宏伟自此恢复了开心的微笑。该手术的成功,成为组织工程材料在人体应用实现无创修复的经典案例。
  “自信则是因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有人说周晓“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一不留神干出了一个世界首例,胆子真大!”周晓笑笑,“胆大,首先因为我幸运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时自己也很自信,自信则是因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1985年7月,周晓分到头颈外科刚两个月,就遇到有一位70多岁的喉癌病人,伴随呼吸困难,因为害怕手术,拒绝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这个病人随时可能窒息,要重点注意!”交班时,主任对值一线班的周晓反复交代。果不其然,晚上8点多钟,病人家属突然跑到医生办公室求救:病人情况非常不好,呼吸暂停,因为窒息出现抽搐,人已昏迷。周晓毫不犹豫,拿起两根16号针头从环甲膜扎进去,病人缓了一口气,他赶紧给病人做气管切开。没想到切的过程中突然停电了,周晓连忙叫护士打着手电筒,完成了他在医院的第一台主刀手术。几分钟后供电恢复了,二线班医生也迅速赶来。这时,周晓已把气管导管插进了病人切开的气管内。从那以后,上级医生开始放手让他做各类手术。
  “当时一点都不慌。”周晓后来回忆,气管切开是头颈外科的关键手术,也是必修课。在湖南医科大学读本科时,他就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上班后看老师做气管切开,他在一旁仔细研究,不断琢磨手术步骤。
  “做好充足的准备。”这句话时常在周晓口中冒出来。
  一次,接诊一位舌癌女患者,周晓想用舌骨下肌皮瓣修复,当时的科室副主任瞿吉保提醒他,做这类手术经常会碰到静脉短导致失败,一定要小心谨慎。术前周晓反复查找资料,设计了预案:万一出现皮瓣回流静脉短的情况,就做静脉搭桥手术。手术时,回流静脉果真短了,“当时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迅速回忆起在上海九院学习时导师常用的做静脉搭桥的方法,事先设计好的预案派上了用场。”这次手术也在医院实现了一项新的技术创新。
  “你的方向是对的,工作也很出色”
  2003年7月,国内第一家肿瘤整形实验室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成立。2007年3月,国内第一个肿瘤整形外科又诞生于此。如今,周晓的团队每年开展1000多例肿瘤整形外科手术,其中200多例为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手术,其手术例数及手术成功率在全国肿瘤医院中名列前茅。他们还帮助兄弟科室开展乳房再造、胸壁腹壁缺损修复、重要血管修复及人造血管置换等手术。渐渐地,国内同道开始关注周晓的研究。
  这期间,也有人对他说“不”。2003年5月,在第八届全国整形外科年会的分会场,周晓呼吁创建肿瘤整形外科学。刚从讲台上下来,一位老前辈把他拉到一边,对他说,创建学科,一定是大专家考虑的事,轮不到你一个副教授来提。周晓回到住处,和他同住一屋的中科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李森凯的一番话让他备受鼓舞,“你的方向是对的,工作也很出色。但创建一个学科,要得到大家的认可,你至少还得再干10年。”有意思的是,从那时算起,到现在周晓创建肿瘤整形外科学的理念得到业内“大鳄”的认可,刚好走过了10年。
  如今,周晓已是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肿瘤整形外科学组的首任组长。让他略带伤感的是,尽管如今他们已经圆了很多肿瘤病人“漂亮地活着”的梦,但当年那个吵着闹着要医生“还眉毛”的病人却再也难觅踪影。这也让他更坚定信念:一定要让肿瘤整形学科落地开花,让更多的肿瘤科医生掌握整形技术,让社会上少一些要求“还眉毛”的病人。
  为了了解国外是否有肿瘤整形学科,周晓去国外当了一回“侦察兵”。2007年初夏,周晓去全球有名的医学中心——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做了3个多月的访问学者,在多方拜访和大量查阅后,得出的印象是:一方面是他们的装备十分先进,技术也开展得很好,但几乎很少有原发灶巨大的肿瘤病人。另一方面,医生根据执照分工明确,不能跨学科手术,因此,尽管国外在乳腺肿瘤整形修复等方面技术较为成熟,后来也编写了乳腺肿瘤整形外科学的书籍,并较早出现了肿瘤整形外科学(oncology plastic surgery)这个英文单词,但文献中暂未查到创立该学科的文章。
  有感于“目前还缺少一本全面叙述肿瘤整形外科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专著”,2005年起,周晓就开始着手这本专著的写作。
  写书的过程中,他再次得到曹谊林的大力支持。曹谊林不仅邀请周晓到上海商量写书的细节,还出面组织邀请了一批国内知名学者参与编写此书。他们还邀请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的3位外籍教授完成“乳腺癌治疗后对侧乳房的整形”这一部分。
  历经六七年的打磨,又得益于王炜、高景恒等教授的支持,《肿瘤整形外科学》成为《整形美容外科学全书》的分册在今年问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付小兵这样评价该书,“不仅填补了国内外肿瘤整形外科学领域的空白,更将由此开启一个新的外科学科分支的迅速发展,并有效拓展有关学科和医师的学术思路,有助于提高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20年磨一剑”的周晓,本想“出完书好好歇一歇”,可他很快发现,自己要食言了,因为“肿瘤整形外科学的理念和技术要在国内推广,尤其是要在基层医院和医师中普及,至少还需要10年”。对他来说,这又是新的征程。(本版图片由周晓本人提供)
  ■对  话
  从救命到“更美”的追求
  记  者:您多年来致力于肿瘤整形外科学研究,您怎么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这项研究?
  周  晓:肿瘤整形外科将对肿瘤病人的救治从救命上升到“更美”的高度。最大突破在于,让肿瘤患者不仅能活命,还能“活得漂亮”,活得更有尊严。就当前国内外的实际水平来看,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很多方面还要不断探索和努力。但学科的提出,为肿瘤的术后修复重建提供了一个更高的目标。
  记  者:现在,大家都在谈“中国梦”,您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有什么样的梦想?
  周  晓: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全国所有的省级肿瘤医院都能建好肿瘤整形科,希望肿瘤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整形外科都能掌握“肿瘤整形外科学”的理论和技术,让所有肿瘤患者受益。凡从事肿瘤整形外科的医师,除了要熟悉肿瘤诊疗的各种方法,必须经过整形外科的正规系统培训;同时,还必须研修医学审美知识,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记者手记
  周晓很忙,以至于我们的采访几乎都是利用晚上或一些“零碎”的时间完成,其间,他还时不时礼貌地说声“对不起”之后,穿插着处理各种事务。但从他脸上,看不到“工作狂”的疲惫,反而是游刃有余的轻松。
  “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周晓说起他的团队一脸骄傲,“20多名中青年医生个个都很优秀,陈杰、喻建军、李赞等人的‘手上功夫’在全国都叫得响。”
  生活中,周晓会婉拒各种应酬,只是因为要专注于工作,不愿抛掷读书的时光。他是出了名的“书痴”,从小就爱读书,到现在,看起书来,仍是经常忘了吃饭,甚至忘了白天黑夜。他却还感叹“时间不够用”。他家里的书籍已堆得满满的,还有两书柜里装的全是他所弃之书。在周晓看来,“知识需要更新”。
  当遇到需要攻克的难题时,周晓常鼓励自己,“这是个挑战,我一定要上。”一旦成功完成了,他又会“看轻自己”,“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即使不是我,也会有别人完成这件事。”正是这种态度,让一个个困难迎刃而解。

    ■周晓小传
    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肿瘤整形外科研究室主任,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湖南分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肿瘤整形外科学组首任组长。
  2001年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肿瘤整形外科学理论,2003年7月成立了我国的第一个肿瘤整形外科研究室。2007年3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肿瘤整形外科。2005年11月在曹谊林教授指导下,成功完成了中国第一例《自体骨髓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下颌骨术后缺损》的病例,主持和参加编写专业著作6本,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2010年荣获“中国医师奖”。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