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05-23 19:19:06 热度:866
本报讯 记者靖九江报道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全程守护,得领未来”2013第九届阿斯利康乳腺癌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的肿瘤专家对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给予了特别关注。他们认为,选择一种适合的治疗方法,对于乳腺癌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而言,内分泌疗法是正确的选择。
针对内分泌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问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CSCO)常务委员江泽飞教授指出,内分泌治疗最大的优势就是治疗效果跟传统的化疗基本一样,而毒副作用要少很多。而且内分泌治疗已经实现了从堵住雌激素到抑制雌激素分泌的升级。
大部分乳腺癌都是激素依赖性肿瘤,体内雌/孕激素水平高会刺激乳腺癌细胞的发生和乳腺癌的进展。内分泌治疗通过药物或内分泌腺体的切除去除激素对肿瘤细胞的刺激,起到抗肿瘤作用。而只有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才需要接受内分泌治疗。江泽飞介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药物有抗雌激素药物(如他莫西芬、氟维司群),芳香化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如戈舍瑞林),孕激素等。
对于乳腺癌在内分泌辅助治疗后或治疗过程中的复发者,或是治疗中进展的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最适合采用的内分泌药物是氟维司群。多个临床研究证明,在他莫昔芬失效后使用氟维司群,临床受益率达到69%并持续20个月以上,且安全性良好,并具有显著的性价比优势。
与会专家认为,即使对于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阴性的晚期患者,虽然原发病灶是ER和/或PR阴性,但并不表示转移灶也是阴性,建议对转移灶也做活检。已经做了活检的患者,如果肿瘤发展比较慢,同样可以尝试内分泌治疗,是否有效两个月左右就能见分晓。
正因为乳腺癌与雌激素密切相关,因此年龄以及是否绝经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一项鲁冀苏津开展的乳腺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0%的患者诊断时为绝经前,确诊时平均年龄为47.8岁。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雌激素生成的途径不同,因此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起始内分泌治疗药物也会有所不同。
江泽飞指出,一般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雌激素来源于卵巢,在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时,应优先选择三苯氧胺或三苯氧胺联合卵巢功能抑制进行治疗,以抑制卵巢产生雌激素。绝经后的女性卵巢停止分泌雌激素,体内雌激素主要来源于脂肪、肌肉、肝脏及乳腺肿瘤中分泌的雌激素,经芳香化酶的作用转化成雌激素。因此,绝经后患者的术后起始治疗首选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等或氟维司群,可以阻断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从而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此外,江泽飞还特别强调,为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和预后,内分泌治疗时间周期较长,患者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处方,接受整个疗程的治疗。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25
2025-05-24
2025-05-21
2025-05-21
2025-05-21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