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应“有的放矢”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5-20 11:05:10 热度:781

  本报讯  (记者王  丹)如何预防乙肝病毒的母婴间垂直传播,一直是学界及公众关心的话题。在5月17日举行的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上,纽约大学附属朗格尼医学中心消化与肝病学潘启安教授提出,标准的婴儿免疫球蛋白和疫苗联合接种仍是最重要的预防方法,但此前应对母亲血中乙肝病毒载量进行检测,当上述数值超过每毫升106拷贝时,建议进行乙肝抗病毒治疗,以进一步降低免疫预防失败的风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段钟平教授进行的国家“十一五”课题研究显示,如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婴儿即便接受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免疫,其免疫失败的风险仍高达2%~6%。其中,母亲乙肝病毒载量小于每毫升106拷贝时,失败风险几乎为0;而超过每毫升106拷贝,其免疫失败风险将达到3.2%;超过每毫升107拷贝,以及每毫升108拷贝时,其免疫失败风险分别增加至6.7%和7.6%。即便将免疫球蛋白与疫苗剂量加倍,也不能明显降低母婴垂直传播几率。
  潘启安表示,对于乙肝病毒载量超过每毫升106拷贝的孕妇,在妊娠末3个月可采取抗病毒治疗;而当分娩前产妇病毒载量超过每毫升107拷贝时,还可考虑择期剖宫产预防垂直传播。在采取上述干预措施后,再进行标准化的乙肝预防免疫措施。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规定,对于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标准的免疫手段是,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应大于等于100单位 ,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微克重组酵母或20微克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
  此次会议由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肝与人工肝学组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