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王老吉加多宝“红罐案”正式审理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时间:2013-05-16 07:22:59 热度:1089

  15日上午,被称为“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的王老吉与加多宝凉茶红罐装潢权之争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公开审理。
  据了解,此案原本定于4月22日开庭,由于加多宝提出申请而延期至15日开庭。在“王老吉”商标权案件中,加多宝就曾多次提出延期,最终让整个案件持续了一年多;此次红罐装潢权案件,从2012年7月6日正式立案至今开庭,也已持续了近10个月之久。
  此前,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陈国进透露,目前广东三级法院受理的涉及广药加多宝的案件共8宗,主要还在做程序审理工作。案件进展缓慢源于案件涉及的当事人比较复杂。为保证在香港注册的鸿道集团收到法院送达的法律文书,法院采取了三种域外送达法律文书办法。“我们试过采取邮件送达,委托香港高等法院送达以及委托中国法律(香港)服务有限公司送达,但这些法律文书都被鸿道退回或拒签,我们现在正在想尽办法,推进这个案子的审理。”
  协议约定生产红罐
  在庭审现场,加多宝代理律师更多是拿“红罐设计专利”做文章,称凉茶红罐包装由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设计,并于1997年申请专利,加多宝对红罐拥有装潢权。
  对此,王老吉大健康代理
  律师指出,红罐包装是不是陈鸿道设计、陈鸿道以自己身份设计还是受鸿道集团委托设计等问题目前无法证实。另外,设计并不产生装潢权,装潢权保护的基础是装潢权对于经营者的标识功能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商誉,这种功能只有在投入商业使用后才能产生。
  双方早在1995年签订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中,已明确约定授权鸿道生产经营红色罐装、红色瓶装王老吉凉茶。双方协议约定的凉茶包装为红罐,使用红罐属于合同约定,红罐包装的选择设计是在此协议下进行的。
  王老吉大健康代理律师指出,至于申请专利,鸿道集团作为商标租赁方,绕过商标所有者广药直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这种行为并不合法。并且,专利的有效期是10年,加多宝所提供的红罐专利设计证书上的专利已经过期。
  “使用说”成不成立?
  加多宝提出,自己在17年里投入资金进行品牌推广,做大了红罐王老吉凉茶,本案的知名商品是由加多宝公司生产的红罐凉茶,该知名商品所特有的包装、装潢受法律保护。
  2009年,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商标局作出《关于认定“王老吉”商标为驰名商标的批复》,认定广药集团“王老吉”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03)佛中法民三初字第19号民事判决书和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3)粤高法民三终字第212号民事判决书均
  认定“王老吉凉茶属于知名商品”,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相关律师指出,任何知识产权,没有说谁投入就归属谁的。加多宝的投入,已经取得了巨额经济回报,但不代表其拥有该知识产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产品侵权案件的受害人能否以产品的商标所有人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的批复》指出:“任何将自己的姓名、名称、商标或者可以识别的其他标识体现在产品上,标识其为产品制造者的企业或个人,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的‘生产者’。在本案商标许可期间,加多宝公司只是受托加工者,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产品制造者’和‘生产者’。”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对于商标和商品的包装是否一体?在庭上,加多宝提出“分离说”,认为商标和商品的包装、装潢是独立的,受不同的法律保护,广药只能拿回商标,红罐包装、装潢仍属加多宝所有。
  而王老吉代理律师认为,“特有的包装、装潢”必须与“知名商品”相结合才能产生包装、装潢权,也就是说,红罐必须与王老吉凉茶相结合才能产生装潢权。各种商业标志包括商标、商号、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在内,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识别体系,由此建立起的商誉是统一的,而不是分裂的。
  商标与包装、装潢不可分割的观点,得到了国内相当一部分法学专家的认同。
  原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蒋志培认为,“王老吉”凉茶特有包装、装潢与该知名商品本身具有不可分割性。当一个有注册商标的知名商品形成后,它便具备完整性与统一性,其特有的包装、装潢在很大程度上将通过商标在消费渠道中形成认知。如果把红罐剥离给另外一个品牌,势必会为消费者带来混淆困扰。
  尊重消费者
  虽然还没有初审结果,但双方的对战早已打响。开庭前,加多宝不仅在销售终端开展系列等路演活动,通过向消费者赠送产品换取签名支持;同时,加多宝利用山东金银花基地种植户、河南夏枯草基地种植户、广东仙草基地种植户以及全国多地经销商等,组织签名、挂条幅等声援活动,试图花巨资寻求支持。
  据了解,5月11日,加多宝20多名员工在广州白云区殴打王老吉3名员工,造成王老吉3名员工受重伤,目前当地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对此,王老吉方面表示,王老吉拥有红罐装潢权,受《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双重保护,希望用法律手段解决争端。有业内人士指出,双方都应冷静下来,寻找合理合法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的“口水战”下去,并且,所谓的暴力营销也是不可取的,坚守中国法律和道德底线,共同维护中国凉茶在法制市场环境下的公平竞争秩序,真正致力于中国民族凉茶产业的和谐发展才是真理。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