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1-12-02 11:43:02 热度:1334
新华社照片,北京,2011年12月1日 让“折刀人”挺起脊梁的“魔术师”——记中国骨科领军人、COA2011国际大会主席王岩王岩(右一)与医生们一起看片为患者会诊(11月25日摄)。
新华网北京12月1日电题:让“折刀人”挺起脊梁的“魔术师”
——记中国骨科领军人、COA2011国际大会主席王岩
新华网记者吴小军、吕诺、胡浩
让时刻保持180度鞠躬姿势的“折刀人”挺起脊梁看到天空和远方,让高位截瘫的卧床患者能拄着双拐站立,让部分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不换关节就大步流星……创造出这些奇迹的“魔术师”,就是中国骨科领军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COA)主任委员、2011年国际COA学术大会主席王岩。
“让躺着进来的患者能站着走出去”
躺着睡觉,坐着吃饭,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姿势,对有些人来说却是无法完成的动作。
38岁的黑龙江农民刘晓峰,14岁患上强直性脊柱炎,20余年来脊柱畸形逐渐加重,腰逐渐弯成180度,奇异的身形像一把折刀,上下身贴得太紧了,中间连手都插不进去,数九寒天都无法穿上棉衣。他的眼睛只能看着自己的脚,世界在他眼中是颠倒而狭小的。他睡觉只能侧蜷,吃饱了肚子就顶到腿,而且食物很容易倒流出来呛入气管。为了看病,家里卖了房子卖了地。四处求医无果,母亲天天流泪,眼睛都快失明了。
朋友上网发现了王岩。去年底,刘晓峰将信将疑地来北京找到这位“骨科少帅”。看过太多医生,刘晓峰知道自己的病很难治,直截了当地问:“你能让我站起来不?”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你站起来。”王岩答道。
刘晓峰的手术风险极大。王岩和他的团队仔细研究了刘晓峰的病情,进行了多次分析会诊,最终确定了手术治疗方案。在8名医生的配合下,王岩为刘晓峰实施了独创的新型脊柱截骨矫形手术。
住了三个月医院,经历两次大手术,刘晓峰的身体奇迹般舒展开来,重新看到蓝天。那一刻,他泪流满面:“亮堂多了,大变样了,像又活了一次……”
回到家乡时,亲友们放起鞭炮为他庆祝。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很多人是第一次看清楚他英俊的面庞。
刘晓峰的人生豁然开朗。9月来,他体重增加20多斤。身体恢复顺利,还能干家务事。他说:“再过几个月,我就能把拐也扔掉了。到那时,就是借钱也要来北京感谢王院长和医生们,因为他们给了我新的生命!”
“太神奇了!简直是魔术师的手!”美国纽约HSS特种外科医院脊柱外科专家阿杰伊·博阿奇教授看到刘晓峰手术视频及术后脊柱矫形效果后非常激动,他和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伍德教授均表示,要来观摩学习这种新型脊柱矫形手术,与王岩切磋。
49岁的王岩看上去更像个艺术家。他自幼学习音乐和美术,高考时却选择了学医。1984年,王岩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进入解放军总医院,成为一名骨科医生。
放下画笔拿起手术刀,用弹钢琴的手“织补”神经,王岩常以艺术家的眼光审视人体骨骼,艺术的灵感也不断激发他医术上的奇思妙想。
人体的骨骼,既坚强又脆弱,能对骨头造成伤害的疾病成百上千。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被称为“不死的绝症”。1990年,王岩将研究方向锁定这一世界医学难题。
一旦患者股骨头因缺血性坏死而导致塌陷,任何疗法都无法恢复其圆形结构。关节置换一度被视为终极疗法,但因为人工关节假体寿命有限,有些患者初次发病年龄小,在日后的治疗中不得不再三置换人工关节。
王岩创新研制出一种记忆钛合金丝材质的弹性椭圆空心“网球”,通过微创手术植入塌陷的坏死股骨头内,填补关节腔内的空缺,并持久发挥“钢筋”作用,使许多髋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得以恢复正常行走。
这项创新已转化为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主打产品并逐步开始在全球推广应用。
脊髓、神经伤的修复是医学领域又一难题。早在20年前,王岩就在前辈指导下,对周围神经伤修复进行攻关。他的创新术式已被美国手外科学会作为一种标准术式写入《美国手外科手册》。
在此基础上,王岩和他的团队又将脊髓损伤平面以上的正常尺神经作为供体,实施远距离移位嫁接,吻合脊髓损伤节段以下的股神经,使全瘫患者能拄拐行走。
随后,擅啃硬骨头的王岩又把目标对准脊柱畸形矫形。这是全球脊柱外科领域的顶尖方向,若手术失败,患者可能全瘫。王岩率先提出有别于传统经典的第四种脊柱截骨方式——脊柱去松质骨截骨,不仅提高了矫形效果,还降低了脊髓损伤风险。刘晓峰的手术,是王岩主刀的超百例重度脊柱畸形手术中的难中之难。
随着一系列重大创新和发明,王岩2005年以来两次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去年12月,胡锦涛主席签署通令,授予王岩个人一等功,以表彰他作为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院长在临床和军事医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这已是他的第二个一等功。
但在王岩看来,最大的成就感还是带领他的团队,“让那些躺着进来的患者站着走出去”,从此昂首阔步人生路。
“医生工作不仅要用手、用脑,更要用心”
一年半前青海玉树地震抢救伤员的经历,令王岩记忆犹新:“不少医疗专家都在以命相搏,严重的高原反应和连轴转的超强度工作差点儿让人永远留在那里。”
玉树强震后的第二天,王岩就率领解放军总医院专家医疗队到达灾区。高原反应使他面部肿胀,感觉眼珠要凸出来,检查患者的每次下蹲站起都十分艰难。
携带的食品一到玉树就分给了伤员,王岩和医疗队员头三天只吃了几块饼干,深夜席地而卧,饥寒交迫使他们几乎支撑不住。
明知自己会有严重高原反应,但王岩依然主动请缨:“海拔再高我也要上。我是骨科医生,救治地震挤压伤有经验。”
早在汶川地震期间,王岩就作为全军医疗救治总顾问,和同事驰车从受地震波及的陕西、甘肃开进汶川重灾区,一路指导一线救治,逐一查看途经的每一个帐篷。他牵头主编的《地震伤救治手册》,在第一时间送发汶川20万册,成为灾区第一本地震伤救治工具书,为科学施救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在地震伤员中,骨外伤一般占80%左右。王岩按照队员专长分配任务,分类、清创、固定、手术,队员们夜以继日地救治伤病员,平均每日诊治重症患者50多人,还使多名面临截肢的伤员保全了肢体。
4月17日夜,已昏迷85个小时的藏族青年斯塔被送到王岩的手术台前,他全身多处重伤,挤压综合征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王岩凭借丰富经验,为斯塔进行挤压部位切开减压清创,并用血滤透析等治疗,保住了斯塔的生命及双腿。为防止意外,他连续守候了斯塔36小时。
由于在抗震救灾中的突出贡献,王岩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模”。
平时,王岩一周有五台手术,常常来不及吃饭就又去出门诊。目前他已为上万名患者做过手术。
医者仁心。王岩常说,医生既要有高明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医生工作不仅要用手、用脑,更要用心。”
“同一世界,同一声音”
走进王岩的办公室,除了人体骨骼标本和脊椎模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地球仪。站在巨型地球仪前,王岩所面对的,是全球化的交流与融合;所思考的,是共同面对的医学与经济难题。
医学进步需要在交流中碰撞和启发,善于兼收并蓄的王岩珍惜那些机会。他曾在美国斯坦佛大学医学院等多国顶尖医院进修学习和工作。多年来,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30多篇SCI论文。
他担任院长的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重点发展领域迅速从脊柱和关节两个领域拓展到创伤、运动医学、骨病与骨肿瘤等领域,年门急诊量逾20万人次。
在该院主治医师张国强看来,医院之所以取得今天的地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医院很早就把发展目标放在世界一流、亚洲第一上,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这个思路做。医院每年除了派医生到世界一流骨科医院进修工作外,还请国际顶尖专家来演讲,做手术演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创伤特别是高能量交通伤、骨质疏松和退变性骨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造成沉重的经济社会负担。在我国大多数大型综合性医院,骨科都是规模最大的临床科室之一。仅救治各种原因导致的关节疾患一项,全国每年就需置换人工关节逾20万例。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王坤正说,王岩的思路和战略眼光很开阔,他决心和COA其他负责人一起,推动中国骨科与世界接轨,并在某些领域走到世界前列。
在王岩的职务中,除了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外,还凭借他在业界的实力成为亚太关节外科学会主席、美国《脊柱》杂志副主编、美国《关节外科杂志》合作主编、哈佛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等国际头衔。
王岩在哈佛大学和全美骨科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纽约HSS特种外科医院的演讲和病历演示,让美国同行对中国骨科的新发展刮目相看。
作为COA新任掌门人,王岩致力把COA国际会议打造成国内医学界最大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平台以及国际交流的平台。1.5万人的国际盛会彰显了COA在全球业界的号召力。
王岩说,治疗疾病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需要整合国际资源解决技术问题,更影响到全球的民生与经济。骨质疏松症等骨与关节疾病,影响全球数以百万计患者。这些疾病致残率高,加重了医疗护理费用等社会负担,让各国政府“头疼”。
在国内,“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我国很多手术中需用的内植物大部分依赖进口。王岩正联合有创新意识的临床医生、原材料供应方以及内植物生产厂家,致力于共同打造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链。人工关节、种植牙和心脏支架等产品一旦国产化,患者经济负担有望减轻三成以上。
12月1日,登上COA国际会议开幕式讲台,王岩将和80多个国际骨科学术组织负责人、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领导人展开探讨,搭建学术团体、企业和患者团体之间交流的平台,致力于整合资源与技术,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及高能量交通伤、自然灾害、感染等带来的新挑战。
“为医疗相关的世界难题出谋划策,是我们医生的责任,”王岩说,“我们的目标是:同一世界,同一声音。”
2024-12-25
2024-12-16
2024-12-16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