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3-04-26 15:49:35 热度:2600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杨殿兴任指挥长的抗震救灾医疗救治指挥部,全面部署全省中医药系统的抗震救灾工作,各中医药机构迅速响应——
本报记者 海霞
中医医疗队当天赶赴灾区
4月20日早8点左右,地震发生了。灾情就是命令,四川省各中医医疗机构迅速反应,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组建救援医疗队,紧急准备和调配急救设备、物资、药品等,并预留床位,24小时待命,随时听候调遣。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拥有较强的中西医专家队伍。地震发生后,医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组建了三支救援队,在得到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指示后,8点40分左右第一支医疗救援队赶赴灾区,成为成都市第一批出发的医疗救援队。
当日下午2点,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院长钟森带领的第一批医疗分队在芦山县已经救治了130多名地震伤病员。下午5时,先期派出的两辆救护车从芦山县将4名伤员运抵医院。
由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邛崃市医疗中心(中医医院)、成都市第一骨科医院、大邑县中医医院、郫县中医医院、新津县中医医院等6家中医医疗机构组建的21支医疗队、78名医护人员,当天火速前往灾区。4月22日16时,全市已有8家中医医疗机构参与,共收治伤员299人,其中住院96人,重症伤员5人。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开通的医疗、检查、会诊、治疗、药品供应绿色通道,确保地震伤员及时运送、有效救治。他们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对每位住院伤员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名中医查房;还请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对住院的地震伤员进行心理干预。
截至24日中午12时,绵阳市中医医院赴雅安医疗救治组共救治伤员84人,开展手术8例,转运伤员13人,巡诊服务200人,开展针灸治疗50人、推拿按摩25人,发放中成药60人,心理干预150人。
中医药全方位关照伤病员
在救治灾区伤病员行动中,各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辨证调理患者病情、防治感染,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针灸推拿理疗镇痛,并及时介入心理辅导,使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地震中的大多数伤病员是骨外伤,尤其以楼房垮塌导致的闭合性骨折、软组织挫伤患者为多。邛崃市中医医院在准备必要手术的同时,大量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等中医药传统治疗技术,及时有效地缓解了伤病员的痛苦,减少了并发症。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第一医疗救援小分队在对坠崖官兵实施紧急救治过程中,除采取包扎止血、清理呼吸道、补充液体等急救措施外,就地进行的小夹板固定为骨折官兵争取了救治时间。
针对灾后患者集中、伤口感染严重和可能出现的院内交叉感染,邛崃市中医院紧急启动有关预防感染方案,免费提供中药大锅汤预防感冒、感染等。他们用中药在病房中熏蒸,不仅净化和消毒了空气,控制了病菌的繁殖,又因气味芳香,使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心身得到舒缓,显示了中医药救灾防病的特色与优势。
有的医院还组织中医巡回医疗小分队,深入灾区居民安置点,免费发放中药预防药物,形成了覆盖灾区的中医药特色服务网络。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免费发放预防感冒、腹泻的免煎剂中药,至22日晚8时,已向500余名群众发放6000剂中药。
为向灾区群众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成都市卫生局联合成都中医药学会,在对灾区实地考察基础上,编写了《“4·20”芦山地震中医药救灾防病资料——地震后的安居与养生防病》,在成都卫生信息网、健康成都网上发布,并印制1万份小册子,送发灾区。
与此同时,成都市双流县、崇州市、大邑县、彭州市、温江区、郫县、青白江区、新津县等8家中医医院及时捐出价值几十万元的救治设备和药品,都江堰骨伤专科医院全体职工积极向灾区捐款,表达自己对灾区群众的关爱之心。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2-16
2024-12-16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1
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