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中药材酝酿下一轮暴涨 业内呼吁放归由市场定价

来源:医药经济报 时间:2011-11-18 11:01:27 热度:1262

    近日在京召开的第十五届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中药材的价格再一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中药材天地网总经理龙兴超建议:“由于中药材的生产成本在持续增加,药材资源接近枯竭,为了保证行业持续发展,可以考虑把中药材放归由市场来定价。”
  尽管中药材价格在2011年已经出现了回落,但是中药材资源枯竭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改善。因此,建立价格稳定机制,保证中药材生产,建立储备制度,已经成为中药行业的共同呼声。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志国建议:“首先,应该建立中药材储备制度,由企业来参与和配合,对这些品种进行战略储备,平抑价格,保障稳定,加强市场规范和制度建设;其次,医疗机构、工业企业应该从品牌流通企业购买中药材;最后,应加强对基层流通环节(门诊、药品门店)的检查,防止假冒、伪劣中药材泛滥,保护优质中药材。”
  A 资源紧缺将致新一轮暴涨
  中药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一年比一年大,但是中成药的价格却只降不升。中国生物制药总裁徐晓阳表示:“虽然发改委一直在提中药要区别定价或按质论价,但这些政策尚未落实到位。”
  从价格管理的角度来看,中药材价格一直按照和其他大宗农产品价格一样的思路来管理,发改委价格司相关人士就曾表示,中药材价格虽然会上涨,但并不会给中药企业调价,因为价格也会下跌,其成本是平衡的。但是近年来的上涨依旧造成了价格的倒挂。
  龙兴超介绍:“根据我们设计的中药材天地网野生99指数,从2007年到2011年上半年,野生指数上涨了1倍有余;而同一时期,中药材天地网家种100指数也上涨两倍有余。价格上涨已经是一个长期趋势,真正有炒作的只有太子参,其他品种都是因干旱、种植少造成的。”
  不少人认为,中药材价格趋势是“涨3年,跌3年,涨涨跌跌又3年”。而据中药材天地网的调查,中药材的基础已经十分薄弱。
  龙兴超说:“很多野生中药材都需要3~5年才能成材,其价格变化周期比较长,短期内还看不出来,但是由于对相关种植技术研究得并不多,企业没有建设生产基地,明年秋天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
  由于国内资源紧缺,为了解决野生药材不足的问题,我国中药材企业纷纷到越南、缅甸寻找药材。由于越南、缅甸的药材难以满足需求,尼泊尔又成为国内企业的新宠。不过,这些国家适于种植中药材的区域更少,因此,资源枯竭只是时间问题。
  中药材行业的基础薄弱还体现在采收队伍建设上,根据中药材天地网在陕西商州张材镇的一个信息采集点调查的情况,红花、五味子、枸杞等的采摘雇工费高达80~100元/天,雇工时间只有1~2个月,而参与中药材采收的都是挣学费的学生和生活无着的老年人,缺乏专业化的种植采收队伍,从而造成某些年份出现红花、五味子该采收时无人采的局面,这也成为中药材存量进入市场的最大障碍。
    B 价格倒挂致假劣横行
  虽然资源依然缺乏,但大量中药企业的生产无法停止,产能也无法闲置,因此,以次充好、缺斤短两、替代投料的现象也日益严重。
  龙兴超介绍:“从反馈的资料中发现,重楼在产量降低的同时,品质也不断降低。通过对收集的重楼历年样品(统)进行拍照对比,发现从2006年后,重楼个头开始明显缩小,目前统货直径1.2 cm左右的重楼高达80%。”
  由于价格倒挂,资源短缺,很多企业在采购药材时不得不考虑采用一些方法。龙兴超指出:“今年丹参价格上涨较快,一些企业找其他唇形科植物替代,有的唇形科植物中的一些成分含量是丹参2倍,每年至少有1000吨这种替代原料进入制药行业。”
  而曾在今年“两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连翘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用于入药的连翘价格为30多元,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就去选择便宜的连翘叶,价格只有10多元,而且入药之后无法通过检验发现问题。
  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敢采取替代投料的办法,不过,以次充好却大行其道,以百花蛇舌草为例,江西出产的才算是道地药材,但江西产的百花蛇舌草的价格比河南确山产贵50%,为了降级成本,企业纷纷去河南采购,江西的产品因采购少,价格却在不断下降。
  在流通环节,这样的问题也不少。朱志国指出:“九州通销售的中药材质量都比较好,不过,也有不少诊所和药店采购九州通的中药材是为了应付药监部门的检查。”
  徐晓阳说:“虽然存在缺斤短两、以次充好和替代投料,但是从检验的角度看,他们都是合格的。由于企业对工艺的理解不同,不同等级的药材,以及内部不同的质量要求,生产出来的是不同的东西。如果想解决这样的问题,一定要从价格入手,做到按质论价。”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