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关注H7N9禽流感疫情:活禽市场何去何从?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3-04-14 09:21:12 热度:764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电 题:关注H7N9禽流感疫情:活禽市场何去何从?
  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中国内地发生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数正在上升。最新消息称,中国官方已明确有证据提示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危险因素。这再次引起人们对活禽市场未来去留的关注。
  人们注意到,北京新发现的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为一名7岁女童,其父母在居住地从事活禽贩卖工作。虽然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尚未发现异常,但从官方部署来看,矛头已经直指活禽市场。
  北京方面表示,患者居住地已对500多只鸡鸭鹅等进行捕杀,并对出售的活禽及其产品进行了追踪。不仅如此,北京还严令取缔各类有形无形的活禽市场,停止活禽交易。
  此前,尽管对于H7N9这种新亚型流感病毒并没有太多认识,中国医学家们仍然在疫情发现初期就判定,H7N9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
  不仅在北京,连日来,随着人感染H7N9病例数持续上升,以及媒体不时报道在活禽中检出H7N9病毒的情况下,鸡鸭等活禽在中国各地已经成为让人们敏感的词汇。而从病例基本信息亦不难发现活禽在这场疫情中的“罪证”,在上海,48岁的患者储某从事鸡鸭运输工作,在江苏,45岁的患者许某从事活禽宰杀工作,在安徽,55岁的患者李某从事活禽销售与宰杀工作……
  在这场疫情中,活禽市场俨然成为了一个“危险场所”。中国官方也将其作为防控的重点领域。在已发现人感染H7N9疫情的华东地区,许多活禽市场都已被采取了相应的强制措施。
  分析人士指出,城市活禽交易市场是禽流感等禽类病原的集中地,禽类来源复杂,各种禽类病原极易交叉感染;此外,活禽交易场所每天都有禽类活动,禽类聚集密度高,病毒变异风险加大。
  实际上,中国在7年前就发布过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明确严格控制活禽交易市场数量,不在城市人口密集区新建活禽经营市场,并逐步将活禽经营市场迁出大中城市、人口密集区。
  不过,上述工作推进存在难度,由于各地活禽交易场所数量多,监管难以覆盖,加之防疫条件参差不齐,日常防疫监测容易放松警惕。官媒评论称,纵观近年发生的禽流感疫情,活禽大多成为禽流感的原发,各地在防控时更多采用扑杀、焚烧、填埋等防控措施,而叫停活禽市场,很多时候成为了“辅助措施”。
  中国是全球养殖和消费大国,2012年全国禽肉和禽蛋产量分别为1823万吨和2861万吨。对于取缔活禽市场的“替代品”,专家表示,从长远来看,应以冰鲜畜禽产品取而代之,当然,这需要逐步改变市民偏爱活禽的消费习惯。
  应看到,消费活禽仍是中国内地相当一部分家庭的消费习惯。基于此,如何平衡防控要求与其间的矛盾,就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于可能与活禽市场相伴而生的疫情风险,防控专家指出,现在有疫情的地方,尤其一些大型城市应该立即关闭活禽市场,降低禽流感等禽类疾病由禽传人的风险。同时,政府应该加强监管,使民众在不消费活禽的情况下,也能放心地买到新鲜的畜禽产品。(完)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