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4-11 09:30:39 热度:950
□刘志勇□
媒体纪念SARS十周年的反思还没有结束,一场完全陌生的传染病疫情——人感染H7N9禽流感不期而至。公开信息、快速反应,我国此次科学而从容地应对疫情,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许。10年厉兵秣马,再次面临新发传染病的严峻考验,我们交出了一份成绩不错的答卷。
此次疫情是通过不明原因肺炎主动监测网络发现的,这证明SARS之后历经10年完善起来的公共卫生体系响应速度足够迅捷。未知传染病只有在隐匿的状况下,才是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隐患。这一次,面对未知传染病,医疗卫生体系像哨兵一样警觉,像侦探一样敏锐:医疗机构及时主动上报不明原因病例,疾控部门排除已知传染病后,主动搜寻病原体,H7N9禽流感病毒很快现形;检测试剂在短时间内研制成功并下发各地;规范的诊疗方案和防护指南快速出台。这些工作使我们能够从容应对疫情。
我们曾吃过疫情信息封锁的苦头,但此次疫情在公开透明的阳光下,没有了“恐慌”蔓延的空间。政府在第一时间主动公开疫情,公众每天都可以通过媒体获得大量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不只是简单的疫情数字,还包括来自科研、防控、救治等各个疫情防控环节的最新进展。虽然疫情进入公众视野不过10余天,但整个社会很快度过了最初的慌乱期,举国抢购板蓝根的怪现象也没有再次发生。
这次疫情,我们做到了实事求是地科学应对。面对人类完全陌生的传染病,探明传播途径,找到有效的防护措施和救治方案,这些都需要时间去探寻和摸索;将研究结果经过仔细验证后再行发布,这更是遵循科学规律的严谨态度。给科学家时间,给他们创造一种宽松的舆论环境,让他们安心地尽快推进科研,这才是社会公众应有的理性。
自SARS以来10年中,应对突发疫情的经验告诉我们,除政府组织防控行动之外,我们每一个人也必须成为防控链条上的一环。树立公共卫生意识,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同样是每位公民的责任: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时戴口罩,尽量避免出现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打喷嚏时注意遮掩口鼻;日常生活中勤洗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累加起来,就是一种巨大的防控力量。
我们欣慰地看到,在此次疫情中,那些不幸者已经不仅仅是一组没有温度的数字。许多人提出应该给患者经济救助,广东省设立专项救治基金的做法也给了我们启迪。由于存在一定的伦理困境,高昂的救治费用或许不适宜全部纳入医保报销。但无论如何,这些关注、探索和讨论背后的人文关怀,恰恰是我们这个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在共同面对疫病的威胁时,这些都会是我们社会的精神财富和强大武器。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7-13
2025-07-12
2025-07-12
2025-07-11
2025-07-11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