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评论:经历“非典”,这次我们不再恐慌

来源:扬子晚报 时间:2013-04-07 21:46:10 热度:907

  新型H7N9禽流感病例的出现,多少给清明假期带来了一些紧张气氛。不过记者这几天在街头探访的结果还是令人欣慰的:紧张情绪确实存在,但人们的正常生活没有受到大的冲击。高速路上往来的车流还是熙熙攘攘,各个景点依旧人流如织,药店里的板蓝根和口罩虽然有些紧张,但也没有出现无秩序的抢购。这让人不由想到10年前,抗击“非典”战役胜利后,发表在扬子晚报上的那句很著名的感叹:生活,本来就该是这样的。
  感谢10年前那场“非典”给我们带来的考验。正是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开始得到空前重视,真正建立起来并且一直保持到今天。那场“非典”的考验不仅锻炼了政府部门,也锻炼了普通的公众。这一次的禽流感突然来袭,我们已经储备好了心理应对的武器。
  恐慌来自于未知。这一次的禽流感病毒来源迄今未知,而且以前从来没有感染过人,这不能不让人紧张。但是,对这个让人紧张的信息本身,这一次卫生部门选择的是把这种未知及时、坦率地向社会公开,每一个病例都得到及时的通报,这样就把“未知”转化成了“已知”,公众都了解这是个新病毒,自然会在各种场合加强防范;同时,各种各样的应对措施有条不紊出台,公众真切地看到了责任部门在做实在的“行动”,这样,“未知”的恐慌就不会进一步发酵。
  普通公众应对卫生危机的素质也已经今非昔比。小区里发现麻雀大量死亡,这本来是一个可能引起恐慌的事件。但这一次,在微博上传播时,我们注意到网友们都抱着“求证”的态度,多数没有用耸人听闻的语气,也没有加入不专业的猜测,而且理智地呼吁疾控部门迅速介入检测。这对公共卫生部门来说,是一种理性的配合。同样让人赞赏的是,卫生部门也没有跟以往一样急于宣布“没有问题”,而是采取了科学的态度,表示已经提取样本送去检测,会第一时间报告结果——双方都坦诚而互信,这是一种健康的、正能量的互动。要知道,恐慌的传染速度远比病毒快,控制住恐慌,对最终控制病毒的帮助,太大了。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进步中获得补偿。经过了“非典”的洗礼,我们这一次不应再恐慌。我们希望并且相信,公共部门和公众的健康互动将会持续下去,最终这一次的禽流感风波将会成为“用信息公开打赢公共卫生战役”的良好样本。评论员 李军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