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购药莫上“专家学者”的当 切勿滥用易成瘾药物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13-03-15 19:02:39 热度:1112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用药安全是老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一旦药品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会让消费者金钱蒙受损失,更有可能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不过,一些商家为了逐利,往往通过开展义诊、健康讲座、免费检测等活动,或以“进口药”、“专家学者”推荐等噱头诱导购买。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深圳市药监部门向广大消费者提出了八大消费警示,帮助消费者理性消费、主动维权。
  重点消费警示
  1.切勿滥用易成瘾药物
  有些容易形成瘾癖的药品是医疗中不可缺少的,但如果并非为了治疗疾病,仅为了获得某种刺激而滥用时,则危害甚多。深圳市药监相关负责人指出,盐酸曲马多、止咳水等易成瘾药物长期大量滥用将严重损坏人体多个器官的功能,不仅会造成患者身心伤害,还有可能导致患者人格异化、情绪暴躁、行为怪异、社会功能退化、性格变态等,产生如幻觉、妄想等精神疾病的症状,有的甚至走上抢劫、偷窃等犯罪道路。
  2.网购药品要慎重
  由于在互联网开设网站简单易行,成本低,且监控难度大,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冒充国内权威机构、知名专家的名义,开设网站销售来历不明的药品,以谋取暴利,而这些往往都是假药。
  市药监提醒,消费者一定要从药店、医疗机构等合法渠道购买药品。确需网购药品的,应通过药监部门公布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网站购买。
  3.提防所谓“专家学者”
  有些假药是采用非药品冒充药品,它们未经过任何临床试验与非临床试验,有效性与安全性无法评估,产品上市后又不能像药品一样受到严格监管,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任何保障。这些非药品冒充药品,往往利用广告宣传,聘请所谓“专家学者”吹嘘产品功效,误导蒙蔽消费者。
  市药监提醒,消费者有购药需求时,一定要认准“国药准字”的药品批准文号,避免上当受骗。
  4.小心“壮阳药”非法添加
  现实中许多吹嘘功能奇效的壮阳药,其实都不是药品,只是普通食品。为了过分追求效果,制假者往往非法添加大量西药成分,可能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严重的会致人死亡。
  因此,消费者切勿轻信一些商家对产品的虚假夸大宣传。消费者如果生病需要治疗,应到正规医院诊断,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千万不要受虚假宣传的印刷品广告的诱惑误导。(记者/向雨航 通讯员/毛颖新)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