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3-07 13:43:55 热度:801
□本报记者 刘平安□
3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对媒体开放。140多家媒体的240多名记者早在会议召开之前就已经严阵以待。
集体采访的第二个问题便点名问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您认为2003年非典之后的10年以来,我国大陆在卫生方面,特别是公共卫生方面有哪些进步?”
钟南山接过话筒说,政府以及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积极性、警惕性是最大进步,同时还采取了诸多措施、投资力度很大,这都是进步。
他举例说,2009年墨西哥发生猪流感,首例输入病例是从香港到广州的,很快就被发现了。当年甲流传入中国是四五月份,当时就进行病毒基因检测,5月开始研制疫苗,9月便研制成功并上市,超过1亿人次接种。“流感有其内在规律,要积极应对,有些人批评世界卫生组织反应过度,这是没有道理的,防患于未然非常必要。”
谈及当前面临的问题,钟南山说,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知识不是很够,发现并报告的能力还要加强。例如,贵州省不久前的两例禽流感死亡病例就和这个有关,疫情发展很快,知识必须跟上。“有些人顾虑报告疫情病例会有负面影响,这也是不对的,最近英国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很快就报道了,不能说英国的疾控工作没做好。”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2-04
2025-02-03
2025-02-02
2025-02-01
2025-01-31
202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