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代表建议大医院办社区医疗卫生机构 实现阶梯就医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3-03-04 17:47:17 热度:925

  代表建议大医院办社区医疗卫生机构 实现阶梯就医模式
  “目前,‘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康复回社区的社区首诊、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的格局远没有形成。如何使社区医疗走出软硬件不配套、有设备缺人才的困局?那就是大医院管办社区卫生机构或社区成为大医院的派出机构。”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卫生局副局长郭淑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郭淑芹举例说,去年冬天,保定市各大医院人满为患,而社区服务站的患者没有太大增加,有的甚至比较冷清。虽然当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比过去面积大了,设备有了,环境好了,但依旧得不到居民信任,病人量上不去,而大医院却人满为患,一床难求。
  “究其原因还是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没有让居民特别信任的医生,因此,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效能仍处于低水平、低层次阶段,国家投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钱尚未见到预期效果。”郭淑芹说。
  郭淑芹说,大医院主管社区医疗机构,一方面可以使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从根本上走出困境,提升实力、提高效能,实现优秀医生进社区;另一方面,大医院将一些压床慢性病、术后患者、康复期病人转回社区,可以提高医院的床位周转率。
  “如一般的疝气、阑尾炎、腹腔镜等术后病人三天就可以出院,需要的话回来拆线。但由于存在院外感染、家庭护理不专业等问题,病人一般要住到拆线后。如果医院有自己办的社区,医护人员可放心将其转到社区,医院为社区急、危、重症患者的向上转诊开设‘绿色通道’,术后及康复期患者可转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后续康复服务。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阶梯就医形式。”郭淑芹说。
  郭淑芹建议,每个大医院主管辖区内一定数量的社区医疗机构。大医院管办社区医疗管理形式视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是大医院接管,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医疗管理等一体化。二是由医院托管或与医院挂靠,共享技术、统一管理。大医院在管理社区医疗机构中,国家给社区医疗机构的拨款单设账户,专款专用,按照各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统一配备设施设备等硬件,保证建设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钱用到社区医疗服务上。(记者白林、王昆)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