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健康之窗 时间:2013-02-01 16:27:30 热度:4839
4、一分为二 说“神医”
科学和神学是自古以来就占领人类文化的两端,也可以说是唯物论和唯心论这两大阵营的文化代表。而在当今这个唯物论独霸,科学独尊的时代,神学早已被边缘化,与之相对应的“神医”则更是没有了它的位置,人们甚至把它与“迷信”划上等号,差不多完全给抛弃了。
事实上,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重新看待神医或巫医。巫医是整个医学的源头,这个在医学界已是公认的事实。因为,在上古时代,巫医就是指有一定知识的僧医、占卜者、神汉、巫婆或祭司一类的人物,这些巫师们在当时都是掌握史前文化或医学知识最多的人。所以,神灵医学或者说是巫医,在上古时代应该说是占据了人类医学的主体,如同神学曾经主导过整个人类文化一样,神医也曾主导过人类医学。它在经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掺入了一些迷信或不合理的东西是不可避免,也是可以理解的,不应被全部抛弃。其实现代的生物医学(疾医)也不过一二百年的历史,不也是掺入了很多不合理或叫人盲信的东西吗?科学和神学在人类的整个文化史上还说不好是谁胜谁负,例如在欧洲的中世纪,神学至少曾主导整个中世纪(5世纪-15世纪)约一千年了,16世纪以后科学才占主导地位,到目前为止也不过500年。相对而言,神学比科学还要强些。但是,科学和神学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的两端,都不见得谁完全是对的,谁完全是错的,所以,二者一直在较量转换位置或相互攻击。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和学”或“儒学”则不偏不倚,位置居中。因而,儒家思想能存活两千多年而不缀。其实,疾医(下医)和神医(上医)也是整个大医学的两端,虽然都有所偏激,但也都应是整个医学不可缺少的部分。
所谓神医,也就是古时侯的巫医或现在所说的上医。但遗憾的是,在我国自西周的时候起,由于商纣王过度的利用了神学的力量,所以,周武王伐纣以后建立的周朝则远离神学的力量。随着神学被中国文化的疏远,巫医也开始从医学中游离,至春秋战国时已基本上脱离了整个医学体系。而只在道家或道教里得以延续。所以,中国传统医学事实上只剩下理气血调平衡的中医和治形体之病的下医两个部分,是一个不完整的医学模式。
但是,作为医学源头的巫医或神医并非完全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因为人们总是会被心神或精神问题所困扰。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就是人有思维、能思考。会思考的人会首先追问“人是什么?人是怎么来的?又怎么活着?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死又是怎么回事?思考是怎么回事?”等等这样的一些问题。有“思考”也就是有了“灵魂”。为此,我们就不能否认神学的存在。中国传统医学把“灵魂”也叫做“心”或“神”,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又称之为“心与身”或者“神与形”的关系,心神与身形相随。所以,是人就应该有灵魂(心神),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人。人是心神和肉体的共同体,其中,肉体是心神的载体,有肉体就要有心神,也必须有心神或灵魂。反过来说,心神是肉体的主人,有心神就有肉体,也必须有肉体。就是说,有心神(或灵魂)的肉体才叫肉体,否则就不是肉体,只能叫尸体;有肉体的心神(灵魂),才叫心神(或灵魂),否则,就不叫心神或灵魂,只能叫鬼神或鬼魂。
既然每个人都有心神的存在,那就不能说绝对没有神医或巫医的存在。因为每个人的心神或精神需要有人或某种方式去关照、调和和安顿。 因此,在民间巫医或者神医总是在以不同形式而存在,只是不能进入医学的主流而已。由于在民间没有得以重视和发展,存在很多的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另外,所有的宗教其实几乎都是在做安顿人们精神的工作,因此,宗教人士就如同人类的上医或神医,宗教神学也可以说是宗教医学,宗教医学也就是上医之学。总之,上医调和心神而厚生就是通过调理、调和人们心理和精神,优化生活质量而厚泽生命的。
另外,神医或者说是上医,不仅在古代曾给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在民间或者是在主流医学的边缘也仍发挥着生物医学科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些是有大量事实为证的。所以,巫医或神灵医学模式还是有着很多合理的内核。它就是整个医学或生命中有关“精神”或“信息”知识的部分,也就是中国传统医学所说的“形、气、神”三宝中,对“神”的认知和调节控制的部分。另外,生物医学所说的精神卫生、心理医学、神经医学,以及传统医学所说的灵性医学、意象医学、针灸医学和气功医学等,甚至各种宗教医学等,都属于“上医”学或“巫医”学的范畴,也可以说都是“神学”的范畴。在此,我们将其都称之为“信息医学”或者“灵性医学”。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