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大通草小通草比翼双飞价格齐涨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01-10 01:38:43 热度:2019

□ 邵振兴

  通草自去年秋后产新以来,行情不断走高,大通草价目前涨至290元~300元(千克价,下同),小通草价涨为160元~180元。查看其历史价格走向可以发现,近10余年来它们的价格总保持着上涨趋势,虽然以往其稳健趋升的行情没有太多惊人表现,但近期其跳跃式发展态势却着实耀眼。
  需求日益增多
  通草入药历史悠久,是一种临床常用中药。市场上有大通草、小通草之分,实际上大通草、小通草是名称相似、功效接近但来源不同的两种药物。大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中国旌节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干燥茎髓。小通草切面平坦,无空心;大通草切面平坦,中空或有半透明薄膜,实心者少见。小通草的性味与归经是甘、淡、寒,归肺、胃经,其功能与主治为清热利尿、下乳,用于小便不利、乳汁不下、尿路感染;大通草性味与归经是甘、淡、微寒,归肺、胃经,其功能与主治为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热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目前药理实验已发现,不同品种的大通草和小通草均具有较好的利尿、抗炎和解热作用。在通草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发现,大通草和小通草类药材中多糖含量丰富。药理实验证明,多糖具有一定的调节免疫和抗氧化作用。因大通草、小通草均有较好的利尿、消炎、解热作用,尤其是对泌尿系统感染疗效显著,近年来其需求量明显增多。此外,因其疏通经络功效独特,在治疗中风半身不遂方面用量也有所增加。
  价格逐年攀升
  以小通草历史价格为例:该品2004年上半年的价格是22元,年底涨为24元~25元;2005年1~8月为24元,9~12月涨为30元;2006年1~7月是30元~33元,8~9月为42元,10~12月达44元;2007年1月为44元,2月为45元,3~6月为46元,7~8月为47元,8~12月为48元;2008年上半年曾冲高到65元,下半年稍微回落,但最低没低于52元;2009年全年一直在53元~55元间平稳运行;2010年1~8月为54元~55元,9月涨为58元,10~12月涨为62元;2011年1~2月为62元,3~5月为68元,6~10月为90元,11~12月稍回落为85元;2012年1~2月为85元,3~9月涨为90元,10月涨为110元,11月涨为135元,12月涨为160元~180元。通过2004年~2012年9年以来的历史行情回顾,人们不难发现,小通草价格是一步一个台阶地逐年上涨,而大通草也是同样如此。
  产区大货售罄
  大通草的主要产区为四川南部、云南、贵州等地。经了解,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产区每年可产大通草4吨~5吨,2012年当地所产大货基本销售一空。目前,倾力收购最多再收购到800千克~1000千克,收购价就达到240元~245元,因干湿度不同,外销价为260元~280元。
  小通草主产区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当地每年小通草总产量可达50吨~60吨。2012年上半年干旱、下半年多雨,造成小通草减产,采集量下降。减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外出打工者多收入可观,因此少人进山采药。如果采药收入不高于打工收入,则很少有人采药。即使采药每天的收入再高也是临时性的,不能长久,因而多是老弱妇孺进山采药,而没有年轻人干这一行。2011年当地小通草的价格是60元~70元,2012年已翻番为120元~125元。
  小通草另一产区为陕南及川北。这里产新早已结束,多数货源已售完,产地没有大货,只有零星几百千克的小货还可慢慢组织,收购价为100元~110元,干度不是很好。
  其他产区如广西、湖北等地因野生资源微薄产量很少。
  市场供不应求
  经市场调查发现,但凡通草专营商均无大的库存,甭说成吨的存货,几百千克存货的也很少见到,多数为几十千克或一、二百千克的存货。其中主要原因是,产地资源紧缺,采割、剥皮、抽髓、晾晒工序繁琐,不等加工出大货便零星销出。产地呈现加工供不上销售,市场要货,但产地供不应求的局面,有的专营商甚至已经陷入断档境地。受此货源紧张、需求旺盛影响,市场通草行情是一天一个价。目前,大通草纯干新个子由280元涨为290元还没货。小通草纯干新个子涨为160元~170元。
  大通草与小通草均为野生资源,2012年因前旱后涝造成减产,加之采收、加工、运输各种费用上涨,使其产出成本逐渐走高。不仅如此,因近年来泌尿系统疾病频发,半身不遂患者增多,有独特功效的通草呈现刚性需求,用量显现逐步增多之势。以此预计,大通草、小通草未来行情会继续向好,价格还会稳步攀高。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