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3-01-04 22:46:36 热度:1416
——记重庆北碚西河村卫生室医生周月华
本报记者 刘志强
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医生周月华,自幼左腿残疾,艰难从医22年,为一个个患病乡邻送去健康福音。被誉为守护乡邻健康的“折翼天使”。
周月华今年43岁。生下来8个月,便因一场高烧未得到及时救治,患上脊髓灰质炎,左腿落下残疾。然而,身残志坚的她,并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发誓要像张海迪一样活出精彩。
1990年,周月华从北碚一所卫校毕业。看到村里的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小时到镇上医院看病,她萌生了回西河村当医生的念头。同年11月,周月华用手中仅有的800元钱,采购回了两小筐药品,“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开张了。
1999年一天凌晨3点,周月华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敲醒。原来,村里杨大爷家的儿媳难产,请她出诊。周月华二话不说,拿起药箱,就让丈夫背着她走。由于当天下了雨,山路很湿滑,途中他俩几次跌倒在地,手电筒也掉进了山谷。他们顾不上疲惫,重新爬起来,一个多小时后赶到杨家,顺利接生。
“只要有乡亲喊我们,无论时间多晚,路况多差,我们都要出诊。”22年间,周月华每年诊治病人近4000人次。方圆20公里,经常出现丈夫背着她出诊的身影。
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让周月华赢得了乡亲们的称赞。田贻碧老人80多岁,3个儿子长期在外打工。周月华得知后,经常主动上门看望,她对老人说:“需要用药,尽管给我说,别操心药钱。”
像田贻碧这样的病人,周月华帮助过很多。她不仅上门行医,对家庭困难者还会少收或免收医药费。记者问她这些年一共垫付过多少医药费,周月华淡淡地答道:“这些事还去记它做什么,能帮就帮嘛。”
近些年,村里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常住人口从原来的1000多人减到三四百人。一些朋友建议周月华离开西河村,到镇上、区上开诊所,但她每次都婉拒了,“如果我走了,村子里的病人和老人就更得不到照顾了。只要他们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留在这里。”
2009年,周月华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感动重庆十大人物”。2012年,她还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