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12-01 18:19:15 热度:994
新华网日内瓦11月29日电(新华社记者王礼陈 王昭 吴陈) 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夕,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全球防治艾滋病的步伐在加快,成果显著,尤其是中国在艾滋病防控方面取得可喜成就。尽管挑战依然存在,他对世界抗艾前景充满信心。
西迪贝说,目前距离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2015年遏制并开始扭转艾滋病病毒蔓延”仅剩不到3年时间,世界各国依据这一计划开展的行动正在加快,艾滋病感染形势已开始扭转。
艾滋病规划署此前发布的《2012年世界艾滋病日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250万,比2001年减少70万,其中25个国家新增感染人数比2001年减少超过50%。西迪贝说,这样的成果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说明各国的艾滋病防治努力在不断加强。
过去几年中,与艾滋病相关疾病的死亡率也在下降,与2005年高峰期相比,死亡人数减少近60万,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获得治疗者的比例已接近60%。西迪贝指出,这些是近年来全球防治艾滋病工作的主要成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速度正在加快。
在谈到中国艾滋病防控成就时,西迪贝特别指出,仅在2011年,中国接受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就增加近50%,在控制艾滋病传播方面,中国堪称各国典范。
西迪贝指出,中国卫生部门在艾滋病防控工作中采取非常务实的态度,将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目前中国已较成功地控制了病毒在注射毒品者之间的传播。
他还说,中国社会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宽容与关注,并努力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避免他们受到不应有的歧视和忽视。
西迪贝同时表示,尽管抗艾成绩显著,但挑战依然存在。首先,不发达国家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过于依赖外来资金(即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提供的资金援助)。一旦这部分资金来源中断,其抗艾工作将受到影响,这不利于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持续性以及对现有成果的维护。因此,西迪贝认为相关国家将来应尽量减少对外来资金的依赖。
其次,尽管目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已有超过800万人正接受治疗,但仍有680万人无法获得治疗。西迪贝说,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因为不治疗就意味着等待死亡。他表示,未来几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让更多的感染者得到相应治疗。当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一半人知晓自己被感染的情况,提高这部分人的比例也是工作重点之一。
当被问到是否对2015年实现“零新发感染、零歧视以及零死亡”即所谓“三零愿景”持乐观态度时,西迪贝表示,他对全球抗艾前景充满信心。他举例说,几年前,非洲国家博茨瓦纳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非常严重,但由于防控措施得当,目前该国新增病毒感染者人数已减少逾70%。
在非洲南部和其他国家,类似的进步还在不断出现。西迪贝说,这些国家所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让人有理由相信遏制艾滋病蔓延是完全能实现的目标。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7-06
2025-07-06
2025-07-06
2025-07-05
2025-07-05
202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