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2-11-22 22:42:52 热度:1133
□ 本报记者 朱国旺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达标率很低,研究表明,即使采用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仍有85%的患者是不达标的。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不久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导致这一状况,医生和患者都有责任。
杨文英说,治疗糖尿病已经有很多效果很好的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但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患者不达标呢?这是一个需要临床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她说,不达标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来自医生。尽管我们已经有了糖尿病的治疗指南,可是仍然有很多医生,特别是非专科医生并不了解,医生专业性不够。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在糖尿病专科诊治,还会到一些非专科就诊,甚至到社区就诊。因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要继续做好医生方面的教育,推广正确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另一个原因就是患者的依从性差,以及患者对于血糖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她说,每个人都知道一个事实,当面对特别美味的食品时,能够长期永远地拒绝它的诱惑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对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饮食管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即使有再好的药物,如果患者没有一个很好的疾病管理意识,对管理和治疗没有很好的依从性,医生又没有很好地反复劝告患者,患者就会经常出现血糖波动,使达标率降低。在这方面,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
此外,杨文英还指出,餐后血糖显著升高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一大特点。与欧美人相比,我国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的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餐后血糖是影响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重要因素;血糖控制较好和中等水平的患者,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更大。同时糖化血红蛋白又与糖尿病并发症息息相关,研究表明,餐后血糖是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糖尿病相关死亡率降低21%,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降低14%。因此,我国内分泌科医生和糖尿病患者更应特别关注餐后血糖。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