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健康之窗 时间:2016-03-31 07:21:24 热度:2118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 陈其广
图为2016年1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陈其广在《中国健康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结项会上发言。子 然/摄
陈其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中国健康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顾问。
“首先要肯定这个课题方向的正确,而且它有重大现实意义,甚至可能具有历史价值。关键点就在于要把健康作为我们发展的核心理念来对待,这个是具有历史意义历史价值的一个选题方向。”这是陈其广研究员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时报社同北京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一起合作开展的《中国健康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顾问在课题会上对本课题的评价。他认为,本课题中提出的医改的问题、中医药的问题和健康产业的问题,这三大问题都应凝聚在健康这个上面来,而医改和中医的问题则作为附带问题来谈。
管理机制将制约着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未来医学到底是以健康为中心还是以疾病为中心?答案肯定是以健康为中心。不过,陈其广认为一段时间内管理机制将制约着从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他说:“关注医学中心的转变,不但要关心压力,还要关心动力,更重要的是要关心阻力,阻力是能否实现中心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他指出,在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医疗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健康产生的原因时,一定要把健康的定义说清楚,才能推动从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大健康体系要重视文化和科普工程
在大健康体系方面,除了学科体系、政策体系、产业体系外,陈其广认为文化和科普工程也应该重视。他说:“我觉得有必要强调文化和科普工程的问题。这个工程很重要,现在我们国家的健康问题也好,医学问题也好,不是某一个领域某一种职业单独的问题,是社会性问题。前段时间微信上有一个美国评价中国医疗存在的11个问题,我说错了,还有12个问题。第12个问题就是患者的问题,现在患者已经被教育坏了,患者的脑子里是疾病模式,小病要大治,慢病要急治,所以才造成现在医疗资源的紧缺问题。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就是文化和科普的问题,这个还是要重视。”
陈其广说:“另外还有一些概念问题,比如说健康和身心两个方面怎么兼顾和怎么评价的问题,很有必要明确提出。现在社会上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严重不足,这个再强化一下更好。”
中西医结合是一个学术问题
在谈及中医在大健康中的作用时,陈其广肯定中医在治未病方面是勿用置疑的。他说:“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医疗是事后的,事前的是预防医学。但是,就现代预防医学而言,我们国家是占有领先地位,因为中医从一开始讲的是治未病,然后才是欲病,西方预防医学实际上现在它是在第二个阶段,在欲病那个阶段它介入了,它不是中医的未病的概念介入。”
陈其广说:“近几十年来西方医药的发展主要不是医药和药学的发展,而是现代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发展成果的应用所带来的发展,所以我一再讲我们中医药要开放包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你不能把中医药的基本管理和自身的发展规律丢掉。我们利用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不是利用西医,不是医学,它是物理学。检验手段不是医学是化学,所以这个一定要讲清楚,不能说中医开放包容,就把西医融合进来,如果是这样合二为一的话,宪法规定怎么落实,中央和国务院的中西医并重方针怎么落实,这不就是被排斥被架空被替代了吗?”
陈其广说:“我们现在强调的是配合,你要在临床过程当中中西医两种行医用药方法并用,请你拿两个执照,你有一个执照你只能干一个执照的活,这个叫混业经营。这个医药卫生服务事关民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法规必须保障所提供的医药服务具有专业水准和质量保障,世界上这么多领域有几个领域中西医互通可以普遍实行的,没有,这是极少数人干的事情。”
陈其广说:“毛泽东已经明确讲了中西医结合是一个学术问题,应该交给学术界去研究探讨,我们有的同志把学术问题政治化,好像你不赞成中西医融合你就是政治上有问题,错了!我们支持中西医的学术研究,但是我们反对在临床应用上轻率的用行政手段和利益引导甚至于强制实行中西医融合的这种医疗方式,因为我们要保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子然根据课题结项会上汇报记录整理)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0-09
2024-10-07
2024-05-06
2024-05-06
2024-04-29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