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出现这些症状就有危险

来源:大众健康之窗 时间:2014-02-06 12:16:44 热度:1914

韩东河(韩)

  血管疾病的发病初期,通常不会被发现。但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却会给我们带来致命的打击。所以,我想再次强调血管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血管问题已经发展成无法治疗的程度,那么这时恐怕做什么都为时已晚了。所以,我希望你根据以下的提示,确认你的血管健康。
  第一,抬高左手至心脏高度,观察手指的颜色。如果是鲜明的红色,说明是正常状态。如果是带有发青的暗颜色或暗红色,那么说明静脉压偏高,毛细血管衰退或人体处于缺氧的状态。相比手指和脚趾苍白或发凉,呈暗颜色的情况更不好。
  我的患者中有一位长期吸烟,喜欢吃油腻食物,不喜欢运动的37岁的男性患者。他在两个月前感觉手指发凉、发青,所以去附近的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初期伯格氏病。幸亏是初期,所以通过治疗防止了手指溃烂。实际上,动脉硬化患者或伯格氏病的患者在发病初期,末梢动脉和静脉血管堵塞后,最先出现的症状是感到冰凉和皮肤颜色的变化。末梢血管变狭窄后,血液循环就会不畅通,所以皮肤就会变成暗红色。这是由于,通过动脉流到末梢的血液本应该通过毛细血管,改变方向流向静脉,可是血液循环不畅通,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发病初期,除了皮肤颜色的变化,也许还会出现微弱的感知障碍。如果手指或脚趾发麻,并且发青,说明情况已经很严重了。由血管或血液循环问题引起的发麻的症状,可以通过按摩和甩手等活动解决。因为这些动作就是促进血液循环的方法。如果是由神经问题引起的麻木症状就不会消除。这种情况应该考虑是否患有由颈椎病、腕骨神经综合征、糖尿病等引起的末梢神经病变。
  第二,观察舌头下面的静脉。这个部位的静脉称为舌下静脉。把嘴尽量张大,舌尖顶住上面的牙齿根部,这时候就能够看到舌头下面的静脉。舌下静脉也叫舌下青筋,是诊断血管情况和瘀血的重要的观察部位。正常情况下,舌下静脉的样子不会凸起,直径2~3mm以下,长度不会超过舌根到舌尖的3/5,颜色为淡紫色。舌下静脉是我们人体中最能够清楚地观察静脉的部位。所以,舌下静脉是观察气血,特别是观察血液循环的重要部位。而且,我们人体的大部分经络直接或间接地经过舌头,所以通过观察舌头能够诊断疾病。比如,心肌梗死、动脉硬化、多发性硬化、风湿病等疾病。
  舌下静脉可以敏锐地反映身体状况和血液循环。如果静脉像蚯蚓一样凸起,或颜色发暗,或周围的血管像树根一样密布,说明可能会得心脏病或中风,也有可能得下肢静脉瘤。舌下静脉有两个针灸的穴位,叫“金津玉液”。金津在舌根的左边(以自己为基准),玉液在右边。顾名思义,这两个穴位像金银财宝一样珍贵,是治疗津液或水液代谢的重要穴位。同时也是治疗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所以通过针灸或放血能够达到治疗效果。比如,能够暂时稳定血压,促进血液循环,醒脑开窍。
  第三,透过皮肤观察静脉血管。如果能看到很多的静脉,那么这是不好的信号。先天性皮肤薄或血液循环不畅通,就能看到蓝色的静脉凸起。上了年纪的人所说的“青筋凸起”,就是这种情况。但是,静脉不是筋。而且,人们通常容易混淆筋和韧带。韧带是连接骨头之间的组织,比如脚腕扭伤的时候,拉伤的就是韧带。筋又叫腱,是连接肌肉与骨头的组织,代表性的是连接小腿肌肉和脚后跟的足筋腱。便于观察静脉的部位是手掌。拇指下方比较厚的部位叫鱼际。如果这个部位的静脉明显,说明肺功能比较弱,免疫力差,容易感冒。
  另外,慢性偏头痛或高血压患者太阳穴部位的静脉比较明显。如果患有慢性腰痛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腘窝处的静脉曲张就会更明显。而且,皮肤某一处的静脉明显,说明相关部位的经络循环不顺畅,相关部位的脏腑出现了问题。
    第四,根据拔罐后的颜色可以判断是否有疾病。如今,每个家庭里普遍都有拔罐器。有的人有事没事就要拔罐放血。其实,拔罐放血的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贫血,出现危险的情况。所以在家庭中只做拔罐,尽量不要进行放血疗法。拔罐后的皮肤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颜色。正常情况下,皮肤会有鲜红的印记。但是,如果拔罐后的皮肤颜色暗红,说明有炎症,或血液循环不畅通。皮肤的毛细血管分布稀少,或身体寒冷,血液循环不畅通时,即使拔罐了,皮肤也不会有明显的印记。这种情况下,因为皮肤干燥,所以罐子不容易附在皮肤上。在脊椎两边,同时拔几个罐,也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印记。这时候通过观察与脏腑相关联的穴位的拔罐印记,能够判断脏腑的健康状况。另外,毛细血管不健康,皮肤也不会出现鲜红的印记。

    (摘自《只有医生知道的血管健康书》)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