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时间:2021-01-17 19:50:43 热度:3786
北京市海淀龙泉老年公寓张俊华院长。
一位65岁的老人带着40多位中年人照顾着100多位失能高龄老人(平均年龄80多岁),其中一半都卧床,包括临终关怀老人,不卧床的要么坐着轮椅,要么是阿尔海默茨症老人,每餐有40多老人需要喂饭,而这位领队老人就是北京市海淀龙泉老年公寓的张俊华院长。
龙泉老年公寓坐落在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区下聂阁庄乡聂阁庄路,占地5000多平米,200张床位,空气清新,环境安静,四星级民营养老机构。
张俊华向张丽华、王以新、王兰、周红介绍公寓情况。
1月17日上午,阳光明媚,连续几天的低温过后,气温终于升高了。北京市海淀龙泉老年公寓来了几位不寻常的客人:北京市两位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丽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的副会长、北京安贞医院全科医疗科主任王以新和政协委员北京大雄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兰,还有来自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周红等人前来调研。
在室外晒太阳的老年人脸上都写满安祥、幸福、满足、开心。
进入院内,几排粉色平房印入眼中,没有人想像中的高大上,但屋内屋外都很干净,在室外晒太阳的老年人脸上都写满安祥、幸福、满足、开心。看到这些老人,你能想到背后是个什么样的团队才能让这100多位失能老人活得有尊严?
见到张俊华,她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典型的中国妇女代表,从23年前42岁开始建老年公寓,到现在一干就干到现在65岁,而这一切都缘于创办老年公寓的初衷,她经历了为父亲寻找养老院后的艰难,才萌发的想法。
张俊华介绍着公寓情况,领着大家参观。
当年父亲因患上了脑血栓,母亲又有心脏病,自己又忙着美发店生意,就想找个养老院,没想到跑了好几家养老院,要么门槛高,只收五保户的老人,要么都住满了。没有办法,兄妹几个只能轮番照看。大半年后,父亲去世了,这对她的打击很大。由于当时拆迁修路,美发店生意受到影响,至此,她从开美发店转行到了养老院。
为了建好养老院,她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投了下去,但资金仍然短缺,尽管如此,她坚持了下来。为了节省开支,很多施工的活都是她和丈夫一起来弄,把租下的旧平房重新翻盖,慢慢地,厨房、配药室、护士站配备齐了。但是,一年半后,一个重大打击来了,一次大风将养老院电线刮断,在抢修时,她的丈夫不幸触电身亡。在那段时间里,没人知道她是怎么度过来的。每天忙着发传单拉生意,既当院长又当护理员,就是这样,从最初的几位老人入住,到现在已达100多位老人。
她说:“一个人做一点事……难,一辈子做一件事应该坚持下去。”这句话前面说了一半,就说不下去了,这中间包含了多少辛酸和泪水,只有她自已知道。
据了解,老年公寓的很多老年人都是别的机构不愿收养的老人,而他们是来者不拒,只要来到这个老年公寓的老人都能享受到温馨的有尊严的服务。她为了节省开支,每天早上4点就亲自去批发市场采购疏菜。护理管理员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每人至少照顾10多位老人。
23年来,就是这样的日日夜夜,她陪着200多位老人走过他们人生的最后时光。每走一位老人,护理管理员心都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公寓会定期对护理管理员进行心理培训。
张俊华和王兰在一起。
王兰委员是一位慈善企业家,多来年一直对龙泉老年公寓给予捐助,每每来看到入住的老年人,她都很感动,是被张俊华这位坚守23年只做一件事的普通中国妇女所感动,因为她的付出让这些失能老人活得有尊严,让这些老年人走得很安详。介绍起老年公寓,她好像自己就是公寓中的一员一样,如数家珍。
这个老年公寓从来不缺故事,北京晚报已经连续几年接续报道,张俊华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她所在的公寓收住的全是失能老人、临终关怀的老人,她的爱心打动了社会各界人士。
张俊华向张丽华、王以新、王兰介绍公寓情况。
通过了解,老年公寓最大的困难目前是护理人员的短缺,以及没有专业的培训,另处就是经营资金困难,特别是有个别家属一直拖着费用。张丽华、王以新两位常委听后,表示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带上两会,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心关爱老年人,这让些老年人能得到更好的护理。同时,大家共同呼吁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心关爱这些失能老人,让他们活得有尊严。
荣誉称号。
龙泉老年公寓的付出和努力得到社会的认可,先后获评“北京市敬老爱老为老服务示范单位”、“社会组织4A级单位”、“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四星级’养老机构”等荣誉称号。(子 然)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1
2024-08-03
2024-08-02
2024-08-01
2024-07-21
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