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产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产业资讯
依云6年6上“黑榜” 亚硝酸盐超标全因“非官方渠道”?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6-10 13:25:24 热度:577

(资料图)

    新华网上海6月10日电(记者周蕊) 近日,高端矿泉水品牌“依云”再次因亚硝酸盐超标上了“黑榜”,尽管依云官方随后声明,所涉产品并非从官方渠道进口,目前正积极联系申请复检。但对消费者而言,疑虑远未消除:超标全赖“非官方渠道”?有毒的亚硝酸盐为何会出现在矿泉水中?喝上“放心水”有多难?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双面依云:“平行输入”惹的祸?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最近一批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其中,来自法国的知名矿泉水品牌依云上了“黑榜”,而这也是该品牌第三度因亚硝酸盐超标“上榜”。尽管依云官方随后回应称,“此次所涉产品并非从官方渠道进口,无法确认该产品由依云出品,目前正积极联系国家质检总局进行复检。”但对消费者而言,疑虑远未消除:依云超标,都是“非官方渠道”惹的祸?
    达能依云食品营销(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戴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唯一指定经销商为港中进贸易(深圳)有限公司,然而,多年来,中国大陆市面上依然存在一成左右的“平行输入”产品。
    国家质检总局的通报显示,此次检测不合格的依云天然饮用水进口商为北京大自然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共涉及2.376吨产品。去年11月,9.6吨依云天然矿泉水因亚硝酸盐不合格被销毁,其进口商为北京盛世唯嘉商贸有限公司。资料还显示,去年1月,由北京四海致祥国际贸易、北京曼博格酒业、北京本全天元贸易进口的8批次80.44吨依云同样被检出亚硝酸盐超标。
    戴宁称,和上两次亚硝酸盐超标一样,此次所涉产品同样不是从依云公司官方渠道进口。目前,依云进口的主要海关为天津、上海和深圳,每年进口箱数在百万级别以上。
    按照外贸业内人士的说法,“平行输入”是指通过非官方渠道将产品输入中国市场,和“水货”不同的是,这些产品是通过正常的报关程序缴纳关税进口的,因此并不违法。然而,令品牌商头痛的事,“平行输入”产品会导致不同市场间“窜货”,拥有正规代理权的经销商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在售后服务至关重要的3C数码产品市场上,消费者购买“平行输入”产品更是“后患无穷”。
    而正是由于“平行输入”的存在,市场上才会出现两种包装的依云。以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塑料瓶包装为例,官方渠道进口的依云天然矿泉水瓶身为中文标签,无额外贴标,并且标明进口商为“港中进”;而在粉红色标签条上贴着中文贴纸的,则是非官方渠道进口的矿泉水。
    亚硝酸盐成因存疑
    公开资料表明,亚硝酸盐超标会造成人缺氧中毒,轻者头昏,长期微量摄入则会增加人体患癌的风险。有毒的亚硝酸盐为何会出现在矿泉水中?
    知名饮用天然矿泉水专家、中国饮料工业协会高级顾问杜钟指出,水产品中出现亚硝酸盐的原因可能有三个:矿泉水水源地受到岩层的影响,本身含有较多的硝酸根,在运输过程中受热发生氧化反应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同时,臭氧消毒操作理论上也可能导致硝酸根氧化,但这在实际中极少发现;此外,还可能有水源污染的因素存在。
    戴宁回应称,官方渠道的依云矿泉水从水源、灌装到运输的全过程,理论上不可能出现亚硝酸盐超标,而非官方渠道可能存在较大风险。“尽管水源和装瓶过程保持全球一致,但与其他国家销售的依云水不同的是,考虑到运输路程较远,运往中国的产品包装瓶的厚度会更厚,运输过程中对包装箱等也会有严格要求,以防止外界物质进入矿泉水内。而非官方渠道运输过程却没有上述安全保障,产品风险较大。”
    他同时回应认为,依云在其唯一水源地直接装瓶,全程无人体接触、无任何化学或物理处理,根本不存在臭氧杀菌程序。而根据法国的相关规定,依云水源地周边500公里之内不允许有任何人为污染的存在,水源污染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依云方面表示,目前正与国家质检部门联系,在获取有关产品样本后申请复检,并及时公布相关结果。戴宁还出示了多份依云送至包括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在内的多家机构的天然矿泉水委托检验报告,均显示样品亚硝酸盐的含量为0.0033mg/L,低于国家要求的0.1mg/L。
    喝上“放心水”有多难?
    长期以来,对普通中国城市消费者而言,依云俨然成了高端水的代名词,牢牢占据中国高端饮用水市场份额第一位。六年六上“黑榜”,让消费者很受伤——后三次是“平行输入”,那么前三次呢?
    资料显示,2006年及2007年依云三次被查出细菌总数超标。对此,依云方面的解释是,由于标准不同造成的。消费者不禁要问:喝上“放心水”有多难?
    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认为,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消费者对部分食品产业的信心、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能力的信心正不断受到冲击,引发了“食品安全焦虑”。
    “扎紧食品安全的篱笆,守卫居民健康安全,不仅仅是一个部门、一个企业的责任。”齐晓斋建议,政府部门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时,要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构建起更加完善有力的监管体系,无论是海关进口审核、广告审核还是引导企业诚信建设,从立法到执法的各个环节都要下足工夫,改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整治模式,编织更加紧密的食品安全网。而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主体,应加强诚信建设,勇于回应公众的“食品安全焦虑”,让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胡维勤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