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健康之窗 时间:2015-01-03 09:14:35 热度:1333
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明达谈医改。子 然/摄
大众健康之窗讯 继中国式大医改和健康发展道路研讨会第一场会议、第二场会议和健康事业发展方向与医改话题座谈会西安相继举行后,2014年12月28日,中国式大医改和健康发展道路研讨会第三场会议再次在京举。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明达应邀出席会议。
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明达非常认同健康问题要从疾病回到健康上来,他说:“黄院长主持这个健康论坛我非常认同,一个是确实要把话题回到健康方面,长期以来认为健康就是所谓的疾病问题,这是一个本末倒置,所以回到健康这个主题下,这是我们当今整个社会形成一个主流思潮。第二个,像我们要汇集大家的智慧,海纳百川,健康是跨界的,跨领域的,是多学科的。”
针对医改,黄明达主任强调了转变观念的重要性,他说:“要从根本上解决医改问题,医改看似是一个体制问题,其实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人们的观念问题、思想问题,再往上升就是文化问题,就是我们的世界观、生命观、历史观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进行端正,不进行归一,我们还处在美式、英式所谓西方国家医改发展的模式,肯定找不到中国的出路。”
在医改的大环境下,中医将体现出它的现代价值,黄明达主任说:“医疗改革不光是体制,首先是观念的变革,如果没有观念的变革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制改革。观念的变革这个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需要我们提高认识、凝聚共识。所以搞各种研讨和会议的出发点也是基于提高认识和凝聚共识的过程、一个条件。在今天整个社会格局下,中医现在凸显出它的现代价值,它生命健康的更大、更广泛的成就,和更高层次上的作用。和现代医学比较来说,近百年来它的医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反思,现在的反思不是中国人自己的反思,更多的是站在西方主流社会、主流医学发展的,来自于西方的反思,反而比在中国国内的反思更加具有深刻性和广泛性,这是我这些年接触的国外同行。”
上医治国,这是中华几千年来对中医赋予的历史上地位。那么今天我们的中医是什么状态呢?黄明达主任说:“今天我们别说上医治国了,中医治病上都显得那么弱势,在面对强大的西医的环境下都如此弱小,中医治人的功能没发挥很好,上医治国更没有做到。因为它关乎到我们社会发展和个人的利益,唯有中医才有这样的大胸怀,大的视野,所以一定要把中医的这种大胸怀和大视野让我们文化的价值观更高地、更多地为社会广泛地了解。在推动医改上面,这是法。回到道,就是中国文化,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上。中医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这个文化是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文化,当今中国现代人如何认识我们中医现代价值问题,如果不能正确认识的话,各吹各的调,都不着调,这样的话无助于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反而会造成一些误解,加剧误解,这点我也深感焦虑。”
作为民间力量如何积极参与医改呢?黄明达主任:“我们推动大医改,国家的政策和社会发展的观念改革、改变,这是长期性的工作。就我们民间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这样一个态势,应该有我们自己的一些作为,那就是我们自己能够结缘,能够进行我们自己实践,积极探索,落实在我们自己的项目上。比如说黄开斌院长的脊柱医学,做得很不错,落在这个脊柱上,脊柱问题解决,这个就可以做很多的事,也可以有很大的作为。当然我们也不单单是脊柱了,各个方面,从养老的、健康智慧城市建设,大层面小层面都可以,我们既要论道,更要有作为。”
最后黄明达主任认为,要解决医改问题,就要尊重宪法的规定,我国宪法第二十一条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但是现实中中西医的地位却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他说:“中西医并重是国家宪法二十一条所赋予中医的地位,但是今天来说中西医并重,远远做不到。实际上我们现在医疗体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刻薄地说是违宪的,并没有真正体现中西医并重,这个并重在社会的各个层面要体现,卫生投入总量上,人员上、机构设置上、服务范围上,各个方面我们都要体现并重,所以我觉得先回到宪法上去,宪法是国家大法,是一切法律法规制定的根本依据,这个宪法都没回归,还做什么其它事,还说什么事,所以这个问题在宪法面前,谁也不可能逾越宪法,除非修宪。所以说我觉得要解决医改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寻根,要回到我们的依法治国上,就要回到宪法。”(子然据12月28日会议整理)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9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