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8-06 17:21:53 热度:1934
本报记者 刘平安 杨松亮 发自救援前线
从鲁甸县城到龙头山镇,只有一条窄窄的盘山路,随着山势蜿蜒盘旋。由于刚刚抢通,部队、医疗救援、交通、通信、民间车辆把这条生命线堵得水泄不通。
8月5日上午,记者租了一辆摩托车沿山路绕过了堵塞和塌方路段进入龙头山镇。在这里,大量民居被震垮,被巨石砸中的小汽车随处可见,残垣断壁间,老乡们在废墟中寻找着自己的财物。
“把紧缺的力量用到刀刃上”
记者到达龙头山镇时,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医疗应急队早已在当地一所小学平坦的操场上驻扎下来。在医疗应急队的驻地,蓝色的帐篷排列整齐,该院院长王昆华正在指挥队员救治送来的伤病员。他脚上的鞋沾满泥巴,头发和脸上则是一层厚厚的泥灰。
“我们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积累了不少经验。”王昆华说,“我们的医疗应急队由腹部外科、胸外科等12个科室的36个人组成,都是业务骨干,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3人。”
8月3日19时30分,车辆、物资备齐后,这支医疗队的5辆车从昆明市出发,直奔鲁甸县人民医院。王昆华说,8月4日凌晨1时30分到达后,在鲁甸县人民医院留下部分物资、药品、专家,医疗队就继续前进。“离龙头山镇还有20多公里时,路走不通了,我们只能背着药品器材快速步行,走了3个多小时才到达。因为当时已经明确这里是震中,灾情严重,所以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这里。”
有了这批省级专家坐镇最前线,伤病员的转运有了秩序,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混乱和盲目,让最需要救治的重伤员第一时间登上了部队的直升机。
王昆华说,当时等待转运的伤员太多,直升机来了,大家一哄而上,轻伤员上去了,重伤员反而上不去。“当时看到这个情况非常着急,我站在泥水里拦下了一架就要起飞的直升机,因为我们分诊的几名伤员生命垂危,必须先送出去。在我们的坚持下,飞机上的轻伤员换了下来,把2名重伤员换了上去。”
从8月4日凌晨到当天下午,他们分诊的18名危重伤员都通过直升机及时转移了出去。还有一批重伤员没有转运,但直升机因为天气原因不能起飞,王昆华又发动医务人员到路上拦截救护车,请他们把这些重伤员运送出去。截止到记者采访时,他们又转运了28名重伤员。
“没吃上饭,没合过眼”
在通往龙头山镇的路上,记者遇到了鲁甸县妇幼保健院的3位女医生,李娅琼、曹顺莉和饶兴景。地震发生后,她们于下午5时30分被医院派出抢运伤员。
“医院2辆救护车都派出来了,我们去了火德红镇,当时山体还在垮塌,一路颠簸一路惊险。在李家山村,半个村子被埋了,惨得不能说,而且全是灰尘,什么都看不见。我们到的时候,村民和部队已经抢救出不少重伤员。有位头颅外伤的3岁男孩,一直在昏迷中流血、抽搐,我们第一批转运了他。”3位女医生告诉记者,她们听说孩子已经转到昭通市,脱离了生命危险。
当晚,这3位女医生来回跑了3趟,从火德红镇抢运出来20多位重伤员。4日凌晨1时30分,她们又接到命令赶赴龙头山镇。“没有吃一口饭,没有合一下眼,接到命令当即行动。当时下大雨,我们的救护车被困在沙坝,距离龙头山镇还有大概20多公里,当时判断车是肯定进不去了,就把医药物资随身带上,徒步往里走。沿路的景象很悲惨,有一家全部被埋了,当时只希望自己能更有能量,多转运几位伤员出去。”说到这里,3位医生哽咽了,眼泪浸湿了眼眶。
在龙头山镇卫生院前,记者又遇到了鲁甸县计生服务站的罗兴芸、戚春梅和朱国红。她们过来时车也被困在了沙坝,也是带着医药物资徒步赶到龙头山镇的。“第一任务是抢救伤病员,我们沿路救治了20多人。8月3日晚上9点多到达龙头山镇,当时什么都没有,我们照顾了17名伤员,其中7人危重,大多是颅内高压、胸部骨折。好在危重伤员现在大部分都转移出去了。”
上图:8月5日下午,15岁的欧仁娇被解放军官兵抬下山,在鲁甸县设在龙头山镇的医疗点,医生立即作出用直升机转院的决定。
中图:8月5日,重伤员被送上直升机,转往昆明接受救治。
下图:8月5日,一队搜救官兵从龙头山镇龙泉中学教职工宿舍楼的楼顶走过,他们仍在仔细搜索着。本报首席记者王燕松摄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1-13
2025-01-09
2025-01-09
2024-12-25
2024-12-16
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