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中医药在基层大有发展空间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8-03-16 15:36:36 热度:1160

□首席记者 刘志勇 姚常房 本报记者 李琳

    “我小时候,有一次头疼得厉害,接受了村里‘赤脚医生’的针灸治疗,很快就好了。这是我对中医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说,那个年代,村医“一把草药一根银针”,满足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曾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赞誉。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进入新时代,中医药服务应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体系建设进展明显
    “李克强总理提出用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难题,中医药就是经典的中国式办法。中医药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的诊疗观念,符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方向,这是中医药最大的优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表示,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去年开始实施的《中医药法》,更是从法律层面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4部门联合启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程启动前,我国75.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6.5%的乡镇卫生院和57.5%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越到基层越弱化的现象比较明显。而到2016年年底,这些数字已经分别提升到97.5%、94.3%和83.3%。
    此外,马建中介绍,我国已有中医医院4238个,床位87.7万张;83.4%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有中医类临床科室。目前,全国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占全国卫生资源总量的10%,中医门诊量约占总门诊量的17%,出院人次约占总出院人次的12%,“这说明中医药服务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中医适宜技术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指出,我国90%以上的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很多综合医院设有针灸科,针灸已成为临床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针灸具有简便廉验的独特优势,可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服务还有提升空间
    “基层中医药服务取得的成绩远不足以让我们‘沾沾自喜’。”马建中表示,真正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是简单的设立机构、出台法律就能够解决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表示,2015年印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要求,每个县(市)原则上要设一个县级中医医院。但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县(市)没有中医医院,基层中医医疗资源总量仍相对不足,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其水平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马建中表示,在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中,中医药的协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短板。“开展中医药服务还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基层开展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今年春节前,到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开展健康扶贫活动的经历,让徐凤芹深刻体会到了基层贫困地区对中医药服务的渴求,“因病返贫的乡亲们很想在有病时能看中医,但现在找个会号脉扎针的医生太难了”。
    徐凤芹表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相关政策应更多向农村倾斜,扶植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成立市级或县级中医专科医联体,将乡镇卫生院中医科纳入中医院医联体,指导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服务,“一定要用好针灸、艾灸等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让民族瑰宝真正走到百姓身边”。
    发展需更多支持
    黄璐琦建议,实现县级中医院建设全覆盖,以建立中医药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专科专病体系为抓手,提升中医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全覆盖,以国医堂、国医馆建设为抓手,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此外,政府办好公立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室,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鼓励社会力量进入非基本医疗服务领域。
    马建中坦言,我国中医医疗机构西化的现象比较普遍,中医药服务收费标准低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黄璐琦建议,中医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要小步快走,逐步体现中医药技术劳务价值,使中医医疗机构通过提供中医药服务能够获得足够、合理的收入。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蒋立虹表示,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建议既要通过中医院校体系来培养人才,又要发挥名老中医的传帮带作用。她指出,各方应该高度关注三级综合医院的中医药学科建设,这将有利于中西医融合。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