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警惕感冒面纱下的“生命杀手”暴发性心肌炎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9-04-26 12:44:16 热度:500

记者 彭卓/沈阳报道

    这是死亡率曾一度高达70%的突发性疾病。暴发性心肌炎——最为凶险的心血管危重症之一,患者以为自己“只是患了个小感冒”,却没想到一脚险些踏入阎罗殿。
  近日在沈阳召开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等学术单位主办的第十六届北方长城会上,专家表示,暴发性心肌炎作为一种极其凶险的心血管急危重症,近年来虽认识程度和诊断能力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诊疗方式不当、认识程度不足问题,亟待加大重视力度。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多由病毒感染引发,迅速发生的心肌严重炎症性损害,常导致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严重障碍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是一类临床过程极其凶险、死亡率极高的急危重症。
  在起初发病时,暴发性心肌炎症状类似感冒,且心电图类似心梗,易被忽视或误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主任汪道文教授表示,暴发性心肌炎的特点是起病急骤,患者迅速出现心肌受损表现如气短、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头晕乏力、食欲明显下降等,很快出现心脏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并可伴有肺、肝脏、肾脏等多个脏器功能衰竭。
  暴发性心肌炎是心肌炎的最危重类型,占急性心肌炎总数的4%-5%。汪道文表示,在西方发达国家医院内,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一度高达50%-70%,超过了一般器质性心脏病变引发的慢性心力衰竭死亡率。
  “一般来说病毒、细菌、真菌等都会诱发心肌炎,但主要以病毒感染为主。”汪道文告诉记者,暴发性心肌炎并不是罕见病,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每年收治的病例都达到近百例。“从2019年春节到现在,我们已经救治了15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
  据2015年对心脏疾病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心源性猝死人数为每10万人中有41.9人,其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人数是暴发性心肌炎的高发人群,约占到心脏猝死人数的70%,且有增长趋势。“相比老人、儿童而言,青壮年人群的自身免疫力更强,当受到病毒侵犯时,自身防御系统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损伤自身的心肌细胞。”汪道文说。
  年轻人一旦“中招”暴发性心肌炎,病情往往态势汹汹,发展极快。时隔2个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副教授周宁依然还记得那段凶险的临床经历。2019年春节期间,周宁接诊了一位34岁突然昏迷的二胎妈妈患者。“家属告诉我,患者以为自己只是‘小感冒’,嫌麻烦不愿意去医院,结果突然发病。当我接诊时病人已经半昏迷,几乎检测不到四肢血压,心跳也很微弱,心率达到每分钟180次,经诊断确诊为暴发性心肌炎。”
  在过去诊疗中,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由于心脏的泵功能衰竭,使用大量升高血压和增强心脏收缩力的药物来维持血压水平。在强心和升压治疗无效或情况急转直下后,才开始用循环支持等高级别治疗,导致救治成功率较低。“后经研究发现,这样的治疗方式如‘病马加鞭’,使患者原本已经严重受损的心脏雪上加霜。”汪道文说。
  2017年9月,中国首个《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发布。该《共识》由汪道文教授团队起草,提出迥异于传统治疗理念的“让受损伤的心脏休息、用生命支持设备部分替代它的工作,同时促进炎症康复”的新理念,成为国内心血管病学界的诊疗共识。在此项《共识》的指导下,暴发性心肌炎的病死率已从过去的50%以上降低至如今的5%以下。
  推出《共识》至今,汪道文团队已经在全国做了几十场公益巡讲,呼吁并推动改进暴发性心肌炎诊疗方式。“目前看来普及度仍不够高,从基层医疗机构到大医院,从诊断能力到治疗方式,依存在科学诊断和救治能力不足的问题。”汪道文指出,像有的医疗机构认识程度不足,将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这两个病的治疗是完全不一样,很是耽误病人的治疗效果。”
  “虽然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高,但一旦科学救治、成功渡过急性危险期,长期预后较好。”周宁表示,暴发性心肌炎并非绝症,越早医治、越早确诊,治疗效果越好。“像那位2019年春节期间发病的女患者,我们在对其以生命支撑装置减轻心脏负荷的前提下,进行抗病毒、免疫调节、血液净化的综合治疗后,患者得以痊愈。”
  爆发性心肌炎进展迅速,救治机会稍纵即逝,及早治疗是逆转暴发性心肌炎的关键环节。专家指出,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合并明显的乏力、气短、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切不可耽误病情。“一项长达11年的随访研究显示,暴发性心肌炎的生存率达到93%,长期生存率与普通人群几乎没有差异。”汪道文教授说。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胡维勤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