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企业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企业风采
昆明中药厂:根植云南中医药沃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5-05-14 22:25:13 热度:1826

1973年配药组职工在捡药材 彭云波摄

    悠久的品牌
    2014年12月3日,昆明中药厂“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实现了云南省传统中药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零的突破。
    该项目用传统工艺及技能生产的中成药与全国其他中成药知名品牌相比,更具有云南地方特色。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完善,对全省道地药材的保护也将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源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承载了流传于云南省昆明地区的传统中药文化,由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传承发展。它包括“厚德”“精工”“毋减”的药德药道,独树一帜的产品体系,口口相传的造药技艺,“舒清养、治未病”的中药养生理念和方法,严谨苛刻的“师带徒”制度,82家老字号药铺“痌(tong)瘝(guan)在抱”的经营之道和历代老药工践行的勤勉文化等七项文化内涵,是云南传统医药的典型代表,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植根于兰茂《滇南本草》等云南药典和云南丰富的中药材土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博采彝、苗、壮等民族医药众家之长,坚守“大药厚德”“做药积德”“选材精当”“精工修合丸散膏丹,遵法炮制生熟饮片”的信念,传承弘扬“毋减毋糙修精品,勤心勤力志康宁”的价值观,创造“小儿救急丹”“阮氏上淸丸”“翟玉六止咳丸”“郑氏女金丹”“桑菊银翘散”“清肺化痰丸”等一大批昆中药传统中药。
    其配方独特,疗效显著,深受喜爱。不少中成药载入国家药品标准。2011年昆中药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昆中药至今传承630多年,最早的产品是随明朝沐英将军入滇的军医朱双美制售的。他开设的“朱氏双美号”制售过“小儿化风丹”和“朱氏善用水酒”,一直生产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
    1736~1956年间,出现过许多药店,如:体德堂、六合堂等,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昆明地区药店已发展至150多家。以“前店后作坊”的生产方式形成“医药兼营”的格局。
    1956年,昆明地区82家药店和19家行商,公私合营组成昆明市中药厂,开始了工业化生产。
    2003~2004年,昆中药投资5000余万元新建制剂车间,并通过GMP认证,获得丸、散、膏、酒等十个剂型生产资格。
    目前,昆中药有150多个国家批准文号的中成药,20多个独家产品。其中,止咳丸、舒肝颗粒、板蓝清热颗粒、参苓健脾胃颗粒、清肺化痰丸、感冒疏风丸、感冒消炎片等为“云南名牌”产品。

    2012年该厂实施“精品国药战略”,注重药品质量管理,产品一直保持国家抽检合格率100%的地位,有17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清肺化痰丸等药销往缅甸、越南、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以及美国等地。
    传承中发展
    六百多年来,云南中药学家,结合实际,创造了大批疗效显著的独特中成药,造福于百姓。精湛的制药技巧和工艺一脉相承,口口相传,造就了昆中药一大批精品中成药。
    昆中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存手工艺7项、传统独家产品8个、档案1608卷(盒)、雕塑5件、国画1件、传统仪式1起。
    昆中药传统中药文化的传承有两种方式:新中国成立前和解放初期为私人传承,1956年公私合营后转为组织传承。目前,从事传统中药制作的员工有54人。其中,药材识别与检验8人、炮炙6人,丸剂生产人员33人,散剂生产人员7人,为常年生产的传承人。
    一段时间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的传承陷入困境:传统中药文化越来越萎缩;部分传承300多年的老药停产;昆中药产品的地区性和民族性及其独特性微乎其微,市场上产品的同质化日益严重;受到“机械化”冲击,一些有效的炮制、丸药制作技术濒临失传;缺乏传统中药文化传承的制度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薄弱。
    昆中药逆水行舟,果断的采取了保护措施。截止到2014年11月,已通过商标注册方式,保护昆中药历代创造的老牌号7件。组织并参与“中华老字号与非遗论坛”“国医药文化盛典大会”“文化遗产日”等活动;编辑出版《昆中药传统文化》书籍,编辑档案史料,拍摄电视剧、电影等,加深公众对昆中药传统中药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防止误解、歪曲或滥用。
    1989~2003年昆中药参加“全国中成药整顿”,完成止咳丸等数十多个中成药的药学审查和省标升国标,保住20多个独家产品。
    2013年已完成逐步恢复部分老字号成药生产的前期准备,恢复了益气健肾膏、生三七丸等产品的生产。
    2013年10月,成立“昆中药传统蜡壳包装技艺保护小组”,以恢复蜡壳封固为重点,建立完整的档案;通过文字、摄录方式,设立珍品馆和昆中药博物馆。
    2013年10月,健全“昆中药老药工传习会”,确认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传教津贴制度,组织老药工授艺。
    目前,昆中药代表性传承人已初步形成三个梯队:一,公司级:2013年1月认定的第一批公司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12人,其中药材识别与采购2人,蜜丸制作4人,膏剂制作1个,炮炙2个,泛丸制作3人;二,区级:2014年11月获得昆明市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代表性传承人命名的员工共有5人;三,省级:2014年9月获得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命名的员工共有3人。 (刘扬武)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胡维勤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