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重庆一医院发布“就医防骗”提醒 八年总结八种骗局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5-02-11 14:19:19 热度:362

  中新网重庆2月10日电 (记者 韩璐)10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发布了“就医防骗”提醒,总结了2007年到2014年8年间接到的重点报案类型。该院保卫科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发布这八种最常见、最典型的骗局,提醒患者在就医时,尤其是在春节就医期间,注意保障财产安全。
  一、医托
  骗术:
  “医托”又称“医媒子”,他们通常以欺骗手法引诱患者到非正规机构就诊,以榨取钱财。
  案例:
  2014年9月,蔡某陪父亲从贵州到西南医院就诊,排队挂号时,遇到三名中年妇女,她们聊天谈论的病情和蔡某父亲一样,不一会就和蔡某搭上话,并告诉蔡某,“自己一个表叔也得过同样的病,后来渝北区某医院治好了,那里有个‘熟人’,专治这种病,又便宜又有效,大医院看病不但贵还治不好。”蔡某听后觉得有道理,便带着父亲跟该妇女到渝北某医院的‘熟人’处开了2160元的中草药。蔡某及其父亲回家后吃了一段时间,病情不仅不见好转,反而开始加重,再次到医院检查时才知道受骗。
  二、以残疾人证书诈骗
  骗术:
  利用普通人同情心,装扮自己为有重大缺陷的残障人士,在医院索要钱财。
  案例:
  2007年9月的一天,家住外地的王女士来院就诊。在门诊部等待检查结果时,一个穿着朴素、满脸稚气的小姑娘突然来到面前,用手比划着什么,见王女士有些疑惑,小姑娘掏出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我是聋哑人,请您为爱心事业捐款十元钱,我们感谢您。”落款盖着“重庆市残疾人协会”的大红鲜章。见小姑娘可怜,王女士动了恻隐之心,就掏出20元钱交给对方。第二天上午,王女士来院复查,在相同位置,那个小姑娘又出现了。王女士感觉可疑,向医院保卫部门反映了问题。后经调查,这是个假扮聋哑人的诈骗团伙,团伙成员有3名,经常出入市内各大医院,每天最多可获利上千元。
  三、冒充医生说亲人车祸
  骗术:
  通过非法获取他人信息,冒充医生,以各种理由要求受骗者打款。
  案例:
  2013年9月的一天,江北区的张先生在单位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你是张某吧,我是西南医院急救部的王医生,你的儿子是不是叫张某某,今天他出车祸被好心人送到医院,现在已经缺氧休克,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抢救,请你尽快赶过来签字,手术费大约23000元。”张先生一听非常着急,表示马上赶到医院来。他急忙给儿子打电话,但电话始终处于关机状态。这时对方“医生”一再电话催促,询问何时能到,并且不断称孩子情况越来越危急,问张先生离哪个银行较近,可以先把手术费汇到医院。张先生听到账号之后心中有点怀疑,但还是让对方把账号发过来。当收到对方发来的一个私人账号后,张先生察觉这可能是一场骗局。后来,张先生通过其他途径联系上了儿子,得知儿子并未出车祸,因为不停接到骚扰电话,就把电话关机了。最终,骗子未能得逞。
  四、假扮老乡代你缴费
  骗术:
  谎称是受害人老乡,获取信任后,再以帮忙缴费等借口诈骗。
  案例:
  2010年5月20日,家住贵州的李先生带患有眼病的儿子来院诊治。在火车上,结识了一名自称叫陈文书的中年男子。攀谈中,得知对方竟与自己是老乡,现在重庆渝北轮船公司工作,对西南医院的情况十分熟悉,并让李先生看了他的工作证。到达医院后,此人热情地带李先生和儿子排队、交费、检查,后来李先生说儿子的眼睛要做手术,需缴纳8000元手术费,陈文书便提出自己帮忙去排队交费。李先生很放心的把8000元现金交给对方,陈拿钱后借机溜走,再也没有出现。
  五、冒充“医院关系户”诈骗
  骗术:
  利用患者不熟悉医院的情况,主动热情与患者攀谈,冒充“关系户”,以帮忙“行方便”为由骗取钱财。
  案例:
  2014年2月26日上午,家住四川的龚先生陪妻子来院治疗,医生开了住院证。龚先生来到住院部办理住院手续,因等待床位的患者较多,龚先生非常着急。这时,旁边一中年男子主动上前搭讪。在询问了相关情况后,该人自称是该科某主任的亲属,有关系,可以“走后门”不排队找床位。后来该男子接了一个电话,之后就告诉龚先生,已向某主任讲了他的情况,某主任答应帮其办理住院手续并给予了“关照”,但需先交2500元的定金。龚先生信以为真,把定金交给对方,并随该人来到住院收费处。那人又叫龚先生去叫妻子过来签字,等龚先生与妻子回到收费处时,那名男子早已不知去向。
  六、热情推销伪劣药品
  骗术:
  热情推销伪劣品,假扮推销员“便宜”出售医药品
  案例:
  2010年3月,一名自称是广州某大型医药公司驻渝办事处的业务员来到医院某科室,向患者推销一种新型专利抗癌新药。据该业务员讲,这种新药采用最新国外专利技术研制而成,适合各种体质的人士,即将在全国各大药店上市,前期正在搞市场调查,促销价660元每瓶,买2送1,价格低于市场同类产品,但治疗、保健效果更好。患者何某见对方有工作证,且产品包装精美,有批准文号。经不住诱惑,就花1320元买了3瓶。服用后,身体出现明显不适,才知道上当受骗。后经权威机构鉴定,该产品系三无产品,至今未上市。
  七、掉包“手机”假乱真
  骗术:
  谎称缺钱出售手机,用模型玩具掉包真手机。
  案例:
  2012年6月,张先生来院就诊。在急救部附近等待检查结果时,一中年男子问张先生是否买手机,并拿出一部苹果4S手机。张先生恰巧也想换一部手机,就与对方攀谈起来,并仔细检查了手机的外观和性能。张先生以为这部手机可能是偷来的,卖个低价合乎情理,就以2000元的价格买了手机。回到家中,刚想向家人炫耀买到便宜货,突然发现手机无法使用,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真手机变成了模型机。
  八、“碰瓷”假摔
  骗术:
  制造碰瓷、假摔现场,软硬兼施,索要钱财
  案例:
  2008年4月,家住贵州的赵先生陪父亲来院就诊。赵先生一个人拿着病历资料急匆匆赶往门诊部与父亲会合,在一走廊处不小心与一名中年妇女撞了一下,对方马上到地呻吟,旁边迅速围过来三、四名青年男子。倒地妇女说:“我刚做了关节置换手术,被你一碰又摔了一跤,现在全身痛得厉害,你要负责。”几个青年男子纷纷指责赵先生,其中一人说:“这种事最好私了,免得大家都麻烦。”妇女说:“要不你就赔1000元钱吧,我自己去看病。”赵先生曾在媒体上看到过类似“碰瓷”诈骗的报道,坚决不同意赔偿。几个青年开始对其进行威胁。赵先生最后报警,后经公安机关和医院保卫部门调查,这是一个专门以“碰瓷”手法实施诈骗的团伙,曾在市内多家知名医院以同样方式实施诈骗。
  院方提醒:就医时不和陌生人搭话该报警时就报警
  西南医院相关工作人员提醒,患者要具有防骗意识。比如陌生人搭讪一定小心,不管搭讪者自称什么身份,都冷静对待,不要被陌生人牵着鼻子走。此外,骗子可能会针对患者病急求医的心态,假装能够为患者“找关系”,提供各种各样的捷径,后门,由于摸清了患者的需要,很容易得手,因此在面对陌生人“雪中送炭”时要多个心眼。
  还有一些骗子还会结成团伙,以外老实人为目标,通过碰瓷等方式威胁患者,要求私了,“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害怕,应直接报警或联系军警联合服务中心。”该院保卫科负责人称,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国首创的“军警联合服务中心”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该中心下设三个服务网点,每个网点开设三个窗口,分别由一名民警、一名导医员和一名安保人员值守,可同时向患者提供三类服务:警务类(治安管控、防暴处置、如流动巡逻、法律咨询等),医疗类(导诊、查询床位信息、医疗投诉、人体器官捐助等),综合类(交通餐饮咨询、住宿咨询、物品寄存等)。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网点不仅能为患者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也能有效防范医院内诈骗的发生。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胡维勤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