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像办特区一样发展医疗旅游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4-06-07 11:56:51 热度:464

本报记者 张 芳

泰国曼谷半岛酒店推出“医疗旅游”住宿计划

  提到“医疗旅游”概念,大部分国人会觉得有些陌生;但若说起赴韩整容,则几乎到了尽人皆知的地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月刊文披露,2012年,中国游客已成为韩国医疗旅游市场最大的消费群体,达3万多人次。这正是以整形为特色的韩国医疗旅游行业蓬勃发展的明证。事实上,除韩国外,亚洲的泰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医疗旅游行业发展都欣欣向荣,我国则是客源输出大国。“我国的医疗旅游行业已是‘四面楚歌’。”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中国国际医疗旅游联盟执行主席刘庭芳告诉《生命时报》记者。
  发展医疗旅游是全球趋势
  刘庭芳说,医疗旅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来说,由于本国医疗费昂贵,或当地禁止某种医疗项目,该国国民专门选择异国接受治疗,同时实现在异国的旅行。从广义来说,医疗旅游不仅包括治疗,还包括疗养、体检等项目。这也是世界旅游组织在《旅游业21世纪议程》中对医疗旅游的定义。“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它是一种医疗与旅游活动的混合体。”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谷慧敏教授说。
  “医疗旅游创造的价值,不仅包括就医本身,它是一个循环经济,可以带动当地航空、酒店、购物,甚至未来投资发展等一系列经济效益。”刘庭芳说,正因为如此,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这一产业。
  数据显示,目前医疗旅游产业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度开展,并换来巨大的外汇收入。根据德勤、麦肯锡咨询公司等机构的测算,一般认为,近年来该产业以年均约20%的速度增长。2000年,全球医疗旅游总产值不足100亿美元,2005年为200亿美元,2010年为400亿美元,现已接近1000亿美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面对印度、泰国、新加坡、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围剿”,几乎零起步的中国医疗旅游行业让刘庭芳很着急:“中国的医疗旅游如果再不起步,就会永远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
  中国有潜力成为全球最大医疗旅游地
  产业发展的落后现状,不代表我们缺乏开展医疗旅游的优势,相反,刘庭芳认为,我们完全有能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疗旅游地。
  首先,我国的潜在医疗旅游资源富足。医院多,全国有一万多家公立医院;技术水平高,特别是与现在医疗旅游发展较好的印度、泰国相比,优势明显。上海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曾为一名法国驻上海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实施了急性心脏病搭桥手术。据介绍,类似这样的急性心胸外科手术,在东方医院的死亡率只有0.8%,感染率为0.3%;而在发达国家,同样的手术平均死亡率达到1.2%,感染率则是1%。
  其次,医疗旅游成本低。价格差异是国际医疗旅游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旅游服务价格,如物价水平、药品价格、旅游价格等都相对较低,平均价格甚至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一半。
  最后,中医疗养独具特色。传统中医在疾病预防、养生康复及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治疗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谷慧敏认为,中医养生项目针对全生命周期进行,既是中国独到的医疗资源,具有中国特色,又能起到前端预防作用,是开展医疗旅游的一大重点方向。世界旅游组织特别代表布兹克·拉兹洛·伊斯特万在2012年博鳌论坛上也建议,中国发展医疗旅游应重视挖掘中国传统医学的需求。
  目前,国内开展较好的要数海南,其省政府官方网站对当地医疗旅游的描述就明确指出,是“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生健康医疗产业,让海南的阳光海水更‘值钱’”。以三亚市中医院为例,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疗法,至今已治疗和接待包括俄罗斯、瑞典、挪威、奥地利等国客人10余批,国外疗养包机10架次,接待疗养外宾2.5万余人。
  突破政策限制、规范滞后、人才不足的壁垒
  不得不说,我国医疗旅游发展滞后与政策限制关系密切。刘庭芳说,医院开展的医疗旅游项目,主要依托于原有的特需病房,但国务院2009年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提出,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得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这就直接为医疗旅游产业的扩大发展设置了障碍。
  相比,在新加坡、印度、泰国等国家,医疗涉外服务是由大量民营医疗机构承担的,但这一举措并不适合现在的中国医疗环境。上海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表示,中国主要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型国有公立医院中,大部分民营医院并不具备吸引海外患者的规模、技术、服务能力以及公信力。在民营医院尚未成熟的现在,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仍需从公立医院着手。
  除顶层设计的限制外,医疗旅游行业要想步入正轨,还需要克服4个方面的问题:1.医疗旅游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缺乏行业规范,特别是疗养类服务,准入门槛过低,良莠不齐;2.医疗机构国际认证滞后,能否获得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的认证,是游客做出选择的重要标准,但我国目前通过认证的医疗机构仅有20余家;3.从事医疗旅游所需专业人力资源不足,尤其是通晓国际语言的医护行政人员紧缺;4.服务理念及配套保障滞后。
  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条予以保证,因为它提供的不是单纯的医疗服务,而是从游客咨询申请开始跟进,负责包括接机、安排食宿、挂号就医、游览、医疗保险、结算、康复、治疗后跟踪服务等一系列琐碎而繁杂服务,如果游客有宗教信仰,还需要在安排中,尽可能满足其特殊需要。刘庭芳说,对前来就医的高端游客来说,服务质量和环境的好坏,以及一旦出了问题,法律保障是否完善等,都是尤为重要的,而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还有较大差距。
  像办经济特区一样开试点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发布报告称,亚洲已经成为全球最富有潜力的医疗旅游服务市场,2007年亚洲医疗旅游服务收入就已达34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2.7%。一些分析人士据此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下一个热门的医疗旅游目的地。
  对此,刘庭芳表示,如果在政策上能够适当放开,就有望在5~8年内使医疗旅游产业达到一定规模。“比如,像搞经济特区一样,在医疗资源集中的北、上、广及海南地区,各选一家公立医院作为试点,积极培养人才、发展医疗旅游行业;同时,培植壮大民营医院,等日后民营医院成熟起来,就可以依靠他们开展更多服务,并最终促成整个行业的发展。”
  “一些人担心,吸引海外患者来中国就医,会挤占国人的就医资源,其实这是没必要的,或者说还为时过早。”刘中民说,以上海东方医院的特需服务资源为例,其利用率远未饱和,完全有能力接待更多海外患者,“现在要操心的,其实是客源问题。”
  谷慧敏也认为,开展医疗旅游服务与国人就医并不冲突。国际医疗旅游主要开发的是高端需求,并非老百姓平时的就诊。事实上,高端业务开展顺利,还可以提升整个医疗行业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升百姓的就医体验,对未来的医疗环境改善和医疗产业发展都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胡维勤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